不動;用繩索拉,繩索勒進泥土裡,也未能撼動岩石分毫。施工進度就此陷入了停滯,隊員們的臉上滿是焦慮與無奈。
“難道就這樣被一塊石頭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隊員小王垂頭喪氣地說道,聲音裡透著深深的沮喪。
“不!我們一定能想到辦法!”馮三航擰緊眉頭,目光緊鎖著那塊巨石,陷入了沉思。他在地道里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解決方案,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爆破。但這無疑是一項極為危險的工作,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塌方,危及隊員們的生命安全,而且需要精準的計算和高超的技術。
負責爆破的老張,主動站了出來,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自信:“讓我來!我有經驗!”老張曾在國內參與過一些小型爆破工程,對爆破技術有著一定的瞭解。他仔細測量岩石的尺寸、周邊土質的情況,反覆計算炸藥的用量和放置位置。一切準備就緒後,隊員們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緊張地等待著。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巨石被炸得粉碎,塵土瀰漫,地道終於得以繼續向前挖掘。
解決了地道的難題,在建設防禦設施時,新的麻煩又接踵而至。由於資金有限,他們根本無法購買到先進的武器裝備,可沒有足夠的防禦力量,基地的安全便難以保障。
“沒有武器,我們就自己造!”馮三航咬著牙,斬釘截鐵地說道。於是,隊員們紛紛開動腦筋,利用手頭僅有的材料,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他們找來堅韌的木材,製作成簡易的陷阱,巧妙地佈置在基地周邊;用竹子和獸筋,打造出鋒利的弓箭,雖比不上現代槍械,但在近距離防禦時也能發揮不小的作用;還利用槓桿原理,製造出投石機,能將石塊丟擲較遠的距離,威懾敵人。這些自制武器雖然簡陋,但凝聚著隊員們的智慧與創造力,在關鍵時刻,或許能成為保衛基地的有力武器。
物資儲存方面,同樣困難重重。基地地處偏遠,交通極為不便,物資的運輸成了一個大難題。而且,要保證物資在長時間的儲存中不損壞、不變質,需要採取一系列複雜的措施。為了解決運輸問題,他們四處打聽,多方聯絡,終於與當地的一些友好勢力達成合作,開闢了一條隱秘的運輸通道。這條通道蜿蜒曲折,避開了敵人的眼線,雖然運輸效率不高,但好歹能將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基地。同時,在儲存區,隊員們精心設定了通風裝置,用竹筒和樹葉搭建起簡易的通風管道,確保空氣流通;鋪設防潮層,用厚厚的油紙和乾燥的稻草層層鋪墊,隔絕溼氣;還安裝了防蟲網,防止各類害蟲對物資的破壞,全方位確保物資的安全。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秘密基地終於初見雛形。情報收集中心裡,先進的通訊裝置已經安裝除錯完畢,天線高高豎起,伸向天空,彷彿在時刻聆聽著世界的聲音;物資儲存區堆滿了各類物資,整齊有序,糧食、藥品、武器等分類存放,一目瞭然;人員培訓區域也搭建完成,簡單卻實用,隨時可以開展培訓工作,提升隊員們的專業技能和戰鬥素養。
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為了確保基地的安全和隱蔽性,他們還進行了一系列細緻入微的偽裝工作。在基地的入口處,設定了巧妙的機關和偽裝物,將入口隱藏在一片灌木叢之後,若不仔細觀察,根本無法發現;在基地的周圍,種植了大量的植被,讓基地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從遠處看,就像是一片普通的叢林,毫無破綻。
“現在,我們的基地已經基本建成,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不斷完善和加強它,讓它成為我們最堅實的後盾!”馮三航看著眼前的成果,心中滿是自豪,可他也清楚,這僅僅是一個起點,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個秘密基地宛如一顆隱藏在黑暗中的明珠,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他們在這裡收集到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從國外的軍事動態到經濟政策,從科技發展到外交動向,每一份情報都被迅速傳遞迴國內,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決策支援。同時,基地儲備的充足物資,也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為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做好了充分準備。
然而,他們的行動並沒有逃過敵人的眼睛。隨著基地的運轉越來越順暢,影響力逐漸擴大,敵人也察覺到了他們的存在。敵人開始對這片區域進行大規模的搜尋和圍剿,試圖一舉摧毀這個對他們構成威脅的秘密基地。
一天,馮三航正在基地裡研究情報,突然,尖銳的警報聲打破了平靜。
“不好,有敵人來襲!”隊員小李慌張地跑進來報告,臉上滿是焦急。
馮三航立刻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