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離也曾想過時母親,但是母親怎麼和刺客老賴聯絡上的呢?吳不曉在挑撥離間,現在不知真假的吳不曉,雖然王和確定死的那個是假吳不曉,但李離的感覺總覺的那就是真吳不曉。難道是王和殺人滅口,轉移視線,看著小師妹的一直沒有清醒,自己的愧疚跟深,自己答應過師傅,還有就是其實母親逼著他去救,那小師妹的失蹤就跟自己有關係,是神速衛帶走了小師妹,也帶走了二奎,分開了他們。
李離心中惦念著詩唱大賽,只要詩唱沒結束,那如果真的吳不曉肯定還在,自己就會清楚這盤大局是如何下,不想左右棋局,但也不想被別人左右自己。
“清門是你們想進就進的嗎?”清門的守衛把一些前來求醫的人趕出清門門口。
“你們是誰?幹什麼的?”一個矮小,滿臉是褶子的看門人攔在李離他們的前面。
王和解釋道:“我們是神速衛的,請通報一聲。”
“神速衛,來我們清水派做什麼?”似乎看門人對於神速衛有很大的的偏見。
李離二話不說,把霸王槍就這麼搭在脖子上,輕輕的斜著脖子,說道:“神皇有神州令下達,讓你們幫主越大嫂出來領旨。”
其實,大家都知道李離是假傳聖旨,可是不說誰又知道呢!本身這個神速衛,二奎是不想幹,王和的任務就是保護李離的,自然不用多說。
古箏本就聲調悽楚激越,他這鐵箏聲音更是淒厲。那李離可不懂音樂,但這箏聲每一音都和他心跳相一致。鐵箏響一聲,他心一跳,箏聲越快,自己心跳也逐漸加劇,只感胸口怦怦而動,極不舒暢。再聽少時,一顆心似乎要跳出腔子來,陡然驚覺:“若他箏聲再急,我豈不是要給他引得心跳而死?”急忙坐倒,寧神屏思,運起氣宗,心跳便即趨緩,過不多時,箏聲已不能帶動他心跳。只聽得箏聲漸急,到後來猶如金鼓齊鳴、萬馬奔騰一般,驀地裡柔韻細細,一縷簫聲幽幽地混入了箏音之中,李離只感心中一蕩,臉上發熱,忙又鎮懾心神。鐵箏聲音雖響,始終掩沒不了簫聲,雙聲雜作,音調怪異之極。鐵箏猶似荒山猿啼、深林梟鳴,玉簫恰如春日和歌、深閨私語。一個極盡慘厲悽切,一個卻柔媚宛轉。此高彼低,彼進此退,互不相下。越大嫂雙手彈箏,兩手衣袖有時鼓風漲大,有時揮出陣陣風聲,看模樣也當是絲毫不敢怠懈。當下凝守心神,不為樂聲所動,然後細辨簫聲箏韻,聽了片刻,只覺一柔一剛,相互激盪,或猱進以取勢,或緩退以待敵,正與高手比武一般無異,他原本運氣同時抵禦箏音,甚感吃力,這時心無所滯,身在局外,靜聽樂音與他心靈已不起感應,但覺心中一片空明,諸般細微之處反聽得更加明白。馬伕授了他摩珂無量,要旨原在“以空而明”四字,若以此拳理與越大嫂相鬥,他既內力不如,自難取勝,但若置心局外,卻能因內心澄澈而明解妙詣,常言道:“冷眼旁觀”,他此時則做到了“冷耳旁聽”。、。過了一陣,箏音漸緩。李離忽地想到馬伕教他背誦的“摩珂無量”中的兩句:“柔不可久,剛不可守。”猛然間錚錚之聲大作,鐵箏重振聲威。李離雖將“摩珂無量”口訣讀得爛熟,但他還沒有參透要訣,馬伕又不善講解,於其中含義,十成中也懂不了一成,數度拚鬥,漸漸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關竅,不禁歡喜。
跟著又隱隱覺得,近來馬伕所授武功訣要,有些句子與此刻耳中所聞的箏韻似乎也可互通,但訣要深奧,未經詳細講解,,他一想到訣要,心中混亂,知道危機重重,立時撇開,再也不敢將思路帶上去。再聽一會,忽覺樂音的消長之勢、攻合之道,卻有許多地方與所習訣要甚不相同,心下疑惑,不明其故。再聽一會,忽然想起:“依照‘’摩珂無量要訣中的道理,他們倆雙方的攻守之中,好似各有破綻和不足之處,
箏聲忽高忽低,時而如虎嘯獅吼,時而如馬嘶驢鳴,或若長風振林,或若微雨溼花,極盡千變萬化之致。
為何成了這個打鬥的場面,原來李離他們在看門人的引路下見到了越大嫂。
“越掌門,神皇有旨,這是神速令。”李離此刻不能露出一點破綻,江湖人士,都是老江湖了,那不是會輕易的上當的。
越大嫂的疑惑也開始了,畢竟江湖和廟堂有所不一樣,但下面的李離的話還有些在理,畢竟神皇那麼大的招牌,對付不好,可就是滅派的結果,就像逍遙派那樣,江湖門別已經傳得滿城風雨了,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越大嫂聽著李離說道:“這個受傷的神速衛掌握到關於達州生亡之際的秘密,神皇需要你醫治好她。”李離指著還在昏迷的小師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