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畢竟裝出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來,彷彿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一般。而且這種偽裝要做到天衣無縫,決不能讓任何人察覺到絲毫破綻,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徽欽二帝畢竟做過大宋的君王!
一方面,徽欽二帝的離去無疑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個曾經輝煌卻又充滿曲折的歲月至此畫上了句號。
他們的身影彷彿還停留在過去的宮廷深處,如今卻已消逝於塵世之間,這讓妤蘭不禁心生感慨和唏噓。
然而,另一方面,這也未嘗不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隨著二帝的逝去,大宋王朝正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上。
此刻正是重新鞏固皇權、重塑帝王威嚴的關鍵時刻。妤蘭深知,唯有抓住這個機會,才能將權利牢牢的握在手中。
於是,妤蘭決定以最隆重的方式來祭奠二位先帝。她下令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國喪儀式,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
這場國喪不僅是對先帝的深切緬懷與敬重,更是向天下百姓展現皇家仁德寬厚的重要時刻。
在國喪期間,妤蘭頒佈詔令大赦天下,那些曾因過錯而身陷囹圄之人得以重獲自由;
同時,她還宣佈減免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這些舉措一經實施,便如春風般拂過人們的心田,百姓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朝中百官目睹了妤蘭的這一系列舉動,原本對這位年輕君主心存疑慮的他們,此時心中也稍稍增添了幾分滿意之情。
他們開始意識到,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似乎不是想象中的懦弱無能。
而妤蘭也在暗地裡計劃殺了趙構,務必要合情合理,天衣無縫。想必那些金朝餘孽殺個滅掉自己國家的人必是合情合理的吧!
既然有膽量對唐太宗的功勞理所當然的認為是自己的,那麼替唐太宗承受他所應該承受的報復也是合情合理的不是嗎?
至於計劃該怎麼實施,想必那投誠的某人必是能將此事辦的妥妥帖帖的。辦不好就別怪她趙妤蘭翻臉無情了!
畢竟始皇說過天下無不可用之人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