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章 遷都

又有一官員竟激動的跪在地上,可能祖籍就是東京的吧!“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爹,娘,請恕這些年孩兒不孝啊,沒能回去為您二位供奉灑掃,如今終於回去有望了。

等我給您拔拔草,撣撣土。再帶上二兩米酒。您二老生前可愛喝了,您二老要是知道兒回來了,肯定是要開心死了。”

而妤蘭則望著遠方,心中默默思念著東京的人和物。

妤蘭知道,他們一直在憋著一口氣,心中對東京的思念一直沒有停止。

就定了,遷都東京城——開封府,她也要回去祭奠祭奠劉太后,她趙蘭萍的母親,以及她趙妤蘭的父皇趙禎及母后曹皇后。

雖然歷史上沒有她這個人,可是又如何不能透過他們思念她的親人呢?

遙想當年靖康元年,我大宋所承受的種種屈辱,至今仍歷歷在目,令人痛心疾首、難以釋懷!

咦?靖康……天啊!我趙妤蘭身為一國之君,竟然到現在都還未曾定下一個合適的年號!這些朝堂之上的臣子們,難道一個個都是酒囊飯袋不成?為何竟無人出言提醒於朕!

真是氣煞朕了!他們莫非是因為朕乃一介女流,便膽敢對朕如此輕視嗎?當真是可惡至極!

罷了罷了,還是先專心想想該給自己定個怎樣的年號才好。遙想前世的“燕定”如何?似乎不太妥當。那叫“文安”怎麼樣?文案!哎呀,不妥不妥,聽起來總覺得有些彆扭。

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走親民路線好了。日後無論朕成為哪朝哪代的皇帝,這年號就定為“民安”吧,取其國泰民安之意。若是誰敢對此提出異議,那便是不想讓國家穩定、百姓安寧之人!

提及國泰民安,朕不得不想到那秦檜。此賊陰險狡詐、兩面三刀,平日裡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簡直就是口腹蜜劍的小人!

更可恨的是,他竟然還與趙棣勾結在一起,妄圖謀逆造反,實乃罪大惡極,嚴重威脅到大宋國的安穩以及子民的安居樂業!

像這樣的亂臣賊子,留著也是禍害,不如趁早將其誅殺,以正國法!

什麼?竟然聽到有人稟報說那秦檜大放厥詞,指責朕處事不公!

更離譜的是,他居然還信口胡謅道韓世忠曾經謀逆反叛,可為何卻未將其斬殺?哼,誰看見了,她趙妤蘭可沒看見,分明就是無稽之談!

當下,她便氣憤極了:“去告知那秦檜,可有真憑實據證明韓將軍謀反之事?若拿不出確鑿證據,便是誣陷忠臣,罪加一等!”

並且限時讓他在一刻鐘之內呈上相關證言,否則就只有死路一條!哼,短短十五分鐘時間,他又能翻出什麼花樣來?

難道他秦檜就沒有點自知之明,他怎能和韓卿相比呢?韓卿可是有大才的,還帶來一個愛將梁相。你說,是你你偏心誰?

罷了罷了,暫且不去理會那奸佞小人。且說如今距離決定遷都之日已過去十天半月有餘,不知此事是否已然籌備妥當。朕看這些個臣子辦事效率著實低下得很吶!

若是那些臣子知曉官家心中所想,恐怕定會在背後狠狠地啐上一口,並回懟道:“敢情這些繁重事務無需陛下親力親為,您自然可以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啦!”

要知道,他們歸心似箭,巴不得早日完成任務,怎可能故意拖延呢?

君不見,即便到了夜深人靜之時,仍有眾多臣子在準備遷都事宜,如此忙碌,只為不負聖恩。

再說了,這官家究竟是跟何人所學呀?竟能把這虛無縹緲的大餅描繪得如此誘人,令眾臣明知前路艱難,卻依然無法拒絕,只能乖乖地吃下這塊大餅,然後心甘情願地為之拼命效力。

待到他們疲憊睏倦之際,官家再適時命下人送上一碗溫暖人心的心靈雞湯,而這幫臣子們竟也能喝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飴。

妤蘭正想著,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陛下,遷都之事已準備妥當,只待陛下一聲令下便可啟程。”

妤蘭滿意地點點頭,“甚好,下月初一即刻出發。”日子她都已經命欽天監算好了,就等出發了。

等到隊伍浩浩蕩蕩向東京進發。沿途百姓夾道歡迎,妤蘭看著這熱鬧景象,心中滿是感慨。

妤蘭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東京城,這座城市承載著她前兩世太多的回憶和對親人深深的眷戀。

一下馬車,她便偷偷的更換衣物,馬不停蹄地趕往父母的陵墓所在之處。

當妤蘭站在父母陵墓之前時,心情格外沉重。即使他們不認識她,但她依然尊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