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成王敗寇

自那次劉妤與匈奴和親之事作罷之後,劉邦的身體便如同那風中殘燭一般,每況愈下,彷彿明日的太陽都難以見到。時光匆匆而過,終於有一天,劉邦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在劉邦臨終之際,他曾特意將劉妤喚至榻前,至於他們二人究竟交談了些什麼,呂雉無從得知。然而,私底下的劉妤卻緊握著手中的兵符,滿臉皆是震驚之色。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兵符交予她又能做什麼呢?難道劉邦就不擔心她會將其轉手交給呂雉嗎?就在此時,劉邦突然說:“你甘心嗎?”

僅僅四個字,卻猶如一把重錘,狠狠砸在了劉妤的心絃之上,使得她整個人都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她不禁暗自思忖:自己為何會如此不甘心呢?呂雉可是她的母后,而自己的哥哥更是堂堂大漢天子!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或許,這便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吧。不過,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凡事多做準備總是沒錯的。

之後的呂雉一直認為兵符在戚姬手中,所以才會對戚姬有所忌憚,甚至還想要藉助劉盈之手除掉戚姬。但她怎麼也想不到,兵符竟然一直在劉妤手中,這讓呂雉心中有了更多的算計。

其實她之前就曾懷疑過劉妤,但因為沒有證據而不了了之。如今劉妤親口承認兵符在她手中,呂雉反而覺得這樣更好。畢竟比起落在戚姬手中,兵符在劉妤手中要安全得多。

如果戚姬得到兵符,那麼呂雉將會面臨更大的威脅。然而現在,她能將兵符掌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想到這裡,呂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她決定暫時不收回兵符,而是繼續觀察局勢的發展,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

劉盈登基稱帝后,呂雉便開始垂簾聽政,在那風雲變幻的歷史舞臺上,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光芒和熱情。

然而,她的政敵戚姬還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活的好好的,並且劉邦早早的安排好了她的退路,她怎麼會讓她全身而退呢?由於她拒絕讓趙王回來為劉邦奔喪,呂雉以此為藉口,將趙王召了回來。

緊接著,戚姬被打入了冷宮——舂巷,每日只能靠舀米為生。但她卻不曾想到,自己所作的一首詩竟將趙王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這首淒涼的詩句,彷彿是一道催命符,徹底斷送了趙王的生路。

呂雉聽到了那首詩後,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殺意。她決定要毒死趙王,但這個計劃卻遭到了劉盈的阻攔。儘管如此,劉盈還是堅持每天和趙王一起吃飯睡覺,以保護他的安全。然而,呂雉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個機會,成功地將毒藥喂進了趙王的口中。

之後,呂雉再次來到春巷,將戚姬殘忍地做成了人彘,並強迫劉盈觀看這一慘不忍睹的場景。從那時起,劉盈便開始纏綿於病床之上,無法恢復健康。在此之前,劉盈曾迎娶了年紀尚小的張嫣作為皇后,但兩人並沒有生育子女。於是,一個由采女所生的皇子被立為太子,而呂家的人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封賞,成為了諸侯王。

劉妤總是覺得背後似乎有著無盡的陰謀詭計,讓人感到不寒而慄。每一天都像是一場鬧劇,有人上臺表演,有人下臺離場,而明天又會是誰被砍頭呢?這種混亂不堪的局面猶如一團亂麻,讓人心裡充滿了不安。

回憶起劉邦曾經說過的那些話,劉妤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劉邦曾經語重心長地對她說過:“朕百年之後,你們怕是都難以壓制住你的母后啊。但你要清楚,你母后最為疼愛的便是她的兒子劉盈。她定會全力扶持呂家,但決然不會讓呂家爬到她兒子的頭上去。倘若有朝一日你母后離世,那麼第一個起來造反的必定是呂家。故而,若呂家膽敢在你母后故去後興風作浪,到了萬不得已之時,你便果斷出手撥亂反正吧!”

這些言辭仿若仍舊縈繞於耳畔,每一個字眼都深深烙印在了她的腦海之中。

現今,呂后的所作所為似乎正印證了劉邦的預言。憶及此處,她頓感一股沉重的無形壓力洶湧襲來。直面如此嚴峻的形勢,她究竟應當如何應對?又該怎樣守護好自身以及大漢的江山社稷呢?

或許只有站到巔峰,才能夠悠然自得地看著其他人起起伏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