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
王旁回府後接到小廝送來的書信和拜帖,他詫異的翻看信件,確認確實是給他的,這才開啟,一看內容便笑了起來,“玉昆進京了!”
腦中不由浮現出花船上,為了妓子毆打知州公子的身影,何等的灑脫快意!這讓他不禁有些羨慕。
“公子,可要告知相公?”一旁的小廝,見王旁看信看的入神,出言提醒。
“家中老親來訪,自然要稟報的!”王旁回過神,對小廝點點頭,轉身向書房走去。
王安石的書房,是他平日處理政務,以及接待親信之人的地方,這裡王旁來的少,不像他大哥,身體好的時候,幾乎整日泡在這裡,陪著父親處理政務。
王旁到時,透過窗戶見王安石正皺著眉頭思索著什麼,好像從熙寧年間得到官家重用後,父親的眉頭上的結就沒解開過。
他站在門前,不敢打斷王安石的思路,只靜靜的等候。
書房佈置簡樸,一如王安石本人一般!
王旁有時想不明白,父親不愛奢華,吃穿用度也不講究,他為何要行這變法!
昔日好友盡皆成敵,世人誤解,士林非議,甚至有人罵他奸相,就連嫁出去的大姐,也因此在夫家受氣,每次省親都委屈哭泣!
王旁的思緒飄忽,不禁想到熙寧七年那次罷相,不對,應該是熙寧六年,宮門禁衛將父親打下馬來,形勢就不對了!
皇帝對這等羞辱宰相之事竟然和稀泥,一眾官員包括蔡確在內,沒一人為他說話,最後只懲治了禁衛便將這事糊弄了過去,甚至連指使禁衛行事都內臣張茂則都沒處罰。
而這就像一個訊號,到了熙寧七年,鄭俠背叛,隨後便是士子鬧事,他們甚至還把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帶了過來……
“老二,怎麼來了?”
正在走神的王旁,忽的被驚醒,抬頭看去,見父親正含笑看他,慌忙行禮道:“回大人,有老親上門投帖。”
王安石微微頷首,看向二兒子的目光有一絲愧疚。
他這兒子也是個聰明人,自是自小生活在自己和大兒子的陰影下,而自己這些年又太忙,沒時間教導他,性子難免沉悶壓抑。
今日見他能主動任事,還是有些開心的,笑道:“可是家中困難?你給他些錢糧便是。”
宋朝是個宗親社會,你若是當官出頭了,便不理家中親戚,這事就大了!
家鄉罵你,戳你脊樑骨,那是輕的,烏臺的烏鴉們可是會彈劾的,而且一彈一個準,能讓你身敗名裂!
這也導致很多京朝官,明明拿著不菲的俸祿,卻架不住親戚們打秋風,最終窮困潦倒,甚至要靠借貸度日。
王旁搖搖頭,回道:“這是姑蘇那邊的親戚,家中不缺銀錢,這次進京是來參加春闈的,想來也是出於禮數才來拜訪。”
王安石問道:“可是你口中的王玉昆?”
“啊?”王旁錯愕,不知父親從哪裡知道的。
王安石笑道:“你整日於家中說那王玉昆的事蹟,我不想聽,也聽到了!”
王旁赧然:“非我一人說,便是章子厚也對他讚不絕口。”
“章子厚與他見面,當面誇讚他了?”
王旁搖頭,小聲道:“兩人還吵了一架。”
“嗯,那這王玉昆確實有不凡之處!”
“啊?”王旁不解。
王安石解釋道:“章子厚性子高傲,若是尋常之輩,他或無視,或和顏悅色,不是大才又怎會激起他的好勝心,不顧場合與他爭執!”
“呃...”王旁覺得還怪有道理的,真,罵你是看得起你!
猶豫一下,王旁又道:“章子厚說他有自己的道,與洛陽二程似是而非!”
王安石目光一凝,“當真?”
王旁重重點頭。
“那還真要見見!”王安石神色肅然。
話音剛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兩人抬頭看去,只見一個內侍在管家的引路下,臉色焦急的趕來。
“看來是見不成了!你和你大哥代我見見他吧!”王安石拍拍王旁的肩膀,向外走去。
內侍見到王安石,慌忙叫道:“相公,陛下有旨,讓諸位相公速速進宮!”
“何事?”王安石氣態沉穩。
“南邊傳來戰報!陛下震怒!”
王安石瞳孔一縮,喝道:“備馬!”
王旁看著父親大步離去的身影,搖搖頭,看來又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