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章 與章惇辯經

王岡站在小船之上,望向遠處的大船,心中暗暗思量,這就要見章惇了,該怎麼樣表現呢?

章惇嘉佑二年科舉,因名落侄兒之後,中了進士卻不要,又重新考了一科,可見這人是個心高氣傲的主。

他與蘇軾交好,再過些年,蘇軾身陷烏臺詩案,儘管他是新黨之人,還是仗義直言,兩次為蘇軾求情,說明這人夠義氣。

再後來,司馬光上臺,他被整治的要死要活,等到紹聖年間重新上臺後,絲毫不留情面,連帶蘇軾一起的舊黨之人,狠狠折磨了一番,還憋著勁要刨司馬光的墳,把他拖出來鞭屍。

足見其睚眥必報的性子!

王岡突然發現他之前想錯了,章惇這種人物,就應該敬而遠之!

看了看已近在眼前的大船,王岡搖搖頭,罷了,來都來了,不引起他注意便好。

人性是複雜且矛盾的!

以章惇的傲氣,若是一味的奉承,他定然不喜,若是崖岸自高,也會惹人不快!保守點,裝個謙謙君子,不會讓人厭惡便是。

王岡思緒敲定,大船也就到了眼前,登船、入艙,剛進入房間,便聽一聲大笑傳來:“這便是那孤身取賊首的壯士吧!果然是少年英雄!”

王岡聞聲看去,只見一個相貌俊美,仙風道骨的中年人大步走來。

“後學末進見過前輩!”王岡躬身行禮,他沒有官位在身,若稱相公,難免有攀附之嫌,用讀書人的身份拜見前輩,卻是恰到好處。

章惇訝道:“你還是讀書人?可有進學?”

“哈哈...他不僅是讀書人,還是姑蘇州試第三!”

王岡扭頭看去,便見花船上見過的書生笑著走來。

“我一聽有姑蘇少年斬殺匪首,便想到你!沒想到還真是玉昆啊!”

“兄臺,又見面了!”王岡連忙見禮,心中暗驚,雖然早猜到這人來歷不凡,卻沒想到他與章惇關係這般密切。

章惇詫異道:“你們認識?”

書生笑道:“這便是我與你說過的王岡王玉昆!”

章惇笑道:“捨生取義王玉昆!我倒是真聽過你的大名!”

王岡連道不敢。

章惇擺擺手道:“能調動一州之力,把知州拉下馬,玉昆可莫要謙虛啊!”

王岡又連稱惶恐。

書生笑道:“子厚兄,玉昆可不是你的下屬,莫要這般嚇唬人!”

章惇大笑,“確實怨我!只是初見這等文武雙全的後輩,難免見獵心喜!”

隨後又考校了一番王岡的學問,章惇是老學霸了,又幾十年宦海沉浮,對經義的理解,早就脫於窠臼,考教王岡自然不在話下。

王岡也不賣弄,以《三經新義》為準,回答了問題。

章惇微微頷首,目光玩味,以他的眼光又如何看不出王岡在藏拙,當下也不點破,只又出了一個考題。

王岡依舊中規中矩的作答,章惇這次沒有輕易放過,反而親自下場與他辯經。

起初王岡尚能引用書中的內容應對,漸漸他的神色嚴肅了起來,心中起了好勝心思,也顧不得藏拙,將後世思想用了過來。

這反倒把章惇弄的一愣,又追問何解?

王岡解釋後,他先是恍然,後是大喜,辯論的更起勁。

章惇的標籤很多,能臣、奸相、改革家,但這些無一不證明,他是個有智慧的人。

而王岡腦中的那些知識也不簡單,那是古今中外無數當世人傑總結出來的!大音希聲,振聾發聵!

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讓人慾罷不能,兩人便這樣時而探討,時而爭執的辯了一個時辰,茶水都喝了好幾壺。

一旁的書生聽傻了,他知道王岡不凡,卻沒想到這般厲害,兩人開始說的,他還能聽懂,可是後來話,就需要細細思考,方能琢磨出其中三昧。

見他能在章惇面前不落下風,甚至還能引導話題,書生心中湧現出一股與有榮焉的感覺,同時又夾雜著一絲失落。

身邊的人都是這般的天之驕子,而自己卻這般平平無奇。

正在他感慨間,章惇忽的冷笑:“說來說去,不過事功之學!”

王岡見被他套出話來,也不再隱藏,反唇相譏道:“那不知新法是何種學問?”

章惇不悅:“新法自然是利國利民的學問。”

王岡針鋒相對道:“天底下的道理,從來不能靠袖手空談,實踐方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