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深知,若想讓蘇晴順利冊封,絕非易事,必須得先徹底平息朝堂和後宮的反對之聲。於是,他特意挑選了一個朝會,鄭重其事地在朝堂上再次表明自己的堅定態度。他身姿挺拔,神色威嚴,目光緩緩掃過一眾大臣,而後聲音洪亮且沉穩地說道:“諸位愛卿,朕明白你們所顧慮的祖制問題,祖制的確是我朝的根基所在,不容隨意踐踏。可祖制也是人定的,這世間萬物都在不斷變化,祖制也需與時俱進,方能順應時代的發展。蘇晴雖出身低微,可她對朝廷的貢獻,對朕的幫助,樁樁件件,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朕還未登基,身處重重險境之時,是她始終不離不棄,憑藉著自己的聰慧才智,出謀劃策,一次次助朕化解危機,守護了我朝的江山社稷。這樣的女子,有情有義,有勇有謀,難道不配享有這貴妃之位嗎?”晉王的話語如洪鐘般在朝堂上回蕩,擲地有聲。
大臣們聽了晉王的話,不少人都微微點頭,露出思索之色。雖仍有部分人內心依舊覺得不妥,可看著晉王如此堅決的態度,再加上晉王所言句句屬實,蘇晴的功績大家也都知曉,一時間竟也不好再當面反駁。
晉王見大臣們不再言語,頓了頓,又接著說道:“朕希望諸位愛卿能以朝廷大局為重,莫要在這等事情上過多糾纏。如今國家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有諸多民生、邊防等大事亟待解決,我們應將心思放在治國理政之上。若還有人執意反對,那便是不把朕放在眼裡,不認可朕這個皇帝了。”這話一出,語氣已然帶著幾分威懾,大臣們紛紛低下頭,不敢再多說什麼,朝堂上的反對之聲算是暫時被壓了下去。
而後宮這邊,晉王深知那些妃嬪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於是,他下了一道嚴旨,警告那些妄圖給蘇晴使絆子的妃嬪們,若是敢有什麼小動作,壞了冊封大典,定不輕饒,必將嚴懲不貸。旨意一經傳出,整個後宮都震動了,妃嬪們私下裡議論紛紛,神色各異。
劉貴妃等人聽聞旨意後,心中雖有些害怕,可那嫉妒和不甘的火焰卻燒得更旺,讓她們失去了理智,不甘心就此罷休。她們聚在一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密謀,經過一番策劃,她們暗中買通了蘇晴身邊的一個小宮女,許以重金和諸多好處,讓她在蘇晴的飲食中下毒,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蘇晴,徹底粉碎她被冊封的可能。
那小宮女拿著毒藥,手都在微微顫抖,心中十分糾結。她回想起蘇晴平日裡待下人極好,從不擺架子,還時常關心她們的生活,自己這樣做實在是昧了良心,可又懼怕劉貴妃的權勢,若不照做,恐怕自己和家人都性命不保,不敢違抗。
就在她猶豫不決之時,蘇晴恰好發現了她神色不對,平日裡的敏銳直覺讓蘇晴察覺到了異樣。她走上前去,臉上帶著關切的笑容,輕聲問道:“你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什麼心事?不妨與我說說呀。”
小宮女一聽,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淚水奪眶而出,哭著將劉貴妃指使她下毒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邊說邊不停地磕頭求饒:“貴妃娘娘,奴婢也是被逼無奈呀,劉貴妃威脅奴婢,若是不做,就殺了奴婢全家,奴婢知道錯了,還望娘娘恕罪。”
蘇晴聽後,心中一驚,臉上卻依舊保持著鎮定。她沒有過多責怪小宮女,而是趕忙將此事告知了晉王。晉王聽聞,怒髮衝冠,眼中滿是怒火,立刻下令徹查此事。在晉王的嚴令下,調查人員迅速展開行動,很快就將劉貴妃等人的陰謀揭露得清清楚楚。
晉王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劉貴妃,怒聲呵斥道:“朕念你往日在後宮並無大過,才對你諸多容忍,沒想到你竟敢如此膽大妄為,謀害朕心愛的女子,實在是罪不可恕!你可知道,你這是犯下了滔天罪行!”
劉貴妃嚇得癱倒在地,臉色慘白,口中不停地求饒道:“陛下,臣妾知錯了,臣妾也是一時糊塗啊,被嫉妒衝昏了頭腦,求陛下饒命!”她的聲音帶著哭腔,滿是恐懼和絕望。
晉王卻不為所動,神色冰冷地說道:“即日起,剝奪你貴妃之位,降為答應,打入冷宮,沒有朕的旨意,不許踏出冷宮半步!你就在冷宮中好好反省自己的過錯吧!”
隨著劉貴妃的倒臺,後宮中那些原本還蠢蠢欲動的妃嬪們也都嚇得噤若寒蟬,不敢再輕舉妄動了。蘇晴的冊封大典終於得以順利籌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這場風波,也讓晉王和蘇晴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他們緊緊相依,相互扶持。他們知道,往後的日子裡,或許還會有諸多風雨,有無數的艱難險阻在等待著他們,但只要兩人攜手,心在一起,定能一同度過,共同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