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太后表態定方向

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局勢之下,晉王這些日子可謂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滿心滿眼都被新皇人選之事所佔據,殫精竭慮得形容都憔悴了幾分。而近日,民間那股如燎原之火般漸漸興起的希望他登上皇位的呼聲,更是如同巨石投入心湖,讓他徹底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在王府的庭院中徘徊踱步,時而駐足沉思,時而微微搖頭嘆息,每一個念頭都在腦海中反覆權衡,可始終難以抉擇。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進宮面見太后,向太后稟明這一切,畢竟太后在這宮廷之中向來一言九鼎,她的意見在晉王心中舉足輕重,或許能為他撥開眼前這重重迷霧。

晉王懷著忐忑又恭敬的心情,踏入了太后的寢宮。他整理了一下衣衫,而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臉上滿是謙遜與誠懇之色,緩緩說道:“太后娘娘,近日民間傳來諸多呼聲,皆盼著兒臣能登上皇位,此事傳入兒臣耳中,實在是讓兒臣惶恐萬分。兒臣本心一直只願守護朝廷安穩,從無半分爭位之念,多年來兢兢業業,也不過是盡臣子本分罷了。如今面對這般期盼,兒臣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內心慌亂不已,特來向太后娘娘請教,還望娘娘明示,為兒臣指點迷津。”

太后穩穩地坐在上位,聽到晉王的話,微微抬眸,目光慈愛地看著晉王,像是透過他看到了往昔那個青澀卻又心懷壯志的少年。她輕輕嘆了口氣,那嘆息聲裡彷彿藏著無盡的感慨,隨後緩緩開口道:“晉王啊,哀家可是看著你長大的,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又有著怎樣的能力,哀家心裡跟明鏡兒似的。這些年,你為朝廷立下的功勞那可真是一樁樁、一件件,樁樁件件都關乎著朝廷的安穩與百姓的福祉呀。就說前些日子那局勢動盪之時,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若不是你站出來暫代朝政,這朝廷內外怕是早就亂成一鍋粥了。可你呢,日夜操勞,廢寢忘食,將各項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讓百姓的日子又安穩了下來,這般功績和擔當,可不是隨便哪個皇親貴胄都能有的呀。”

晉王聽聞,趕忙欠身,臉上帶著謙遜的笑意,回應道:“太后娘娘謬讚了,兒臣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不敢居功自傲。這些都是兒臣應該做的,只盼著朝廷能順遂,百姓能安康,如此兒臣便心滿意足了。”

太后擺了擺手,示意晉王不必如此謙遜,繼續說道:“你也莫要太過自謙了。如今民間這呼聲,可不是憑空而來的呀,那是百姓們實實在在看到了你的好,打心底裡認可你,覺得你若能登上皇位,那便是他們的福分呢。至於朝堂上那些反對的聲音,哀家心裡清楚得很,有些人是為了一己私利,怕你上位後礙了他們的事兒,便在背後搞些小動作;還有些人啊,就是被那老祖宗的規矩給框住了,腦筋轉不過彎來,一味地守著舊制,卻看不到當下的局勢。但哀家心裡明白,這皇位傳承,最要緊的就是選出一位能帶著朝廷繼續繁榮昌盛,讓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的君主呀。哀家思來想去,覺得你呀,要是登上皇位,定是能擔得起這份大任的。”

晉王聽聞太后這話,心中一驚,臉上閃過一絲慌亂,趕忙跪地,言辭懇切地說道:“太后娘娘,兒臣著實害怕自己擔不起如此重責啊,這皇位干係重大,關乎著天下蒼生,兒臣唯恐有負娘娘和天下百姓的期望,還望娘娘再斟酌斟酌呀。”

太后微微皺眉,看著跪地的晉王,眼中既有疼愛又有堅定,打斷了晉王的話,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堅定,說道:“晉王,哀家信你,你就莫要再推辭了。你且放心,哀家自會出面,去與那些有異議的大臣們好好說道說道,讓他們明白當下這局勢,你登基才是對朝廷和百姓最好的選擇。你且回去好好準備著,待一切都安排妥當了,便舉行登基大典吧。”

晉王心中雖依舊滿是忐忑,可看著太后這般堅決的態度,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只得應道:“是,太后娘娘,兒臣謹遵娘娘旨意,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從太后寢宮出來後,晉王的心情依舊十分沉重,這即將到來的皇位,於他而言,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他深知這一步一旦邁出,便再無回頭之路,諸多複雜的局勢和難題都在前方等著他。他知道,此事還得與蘇晴好好商議一番,這些年經歷諸多風雨,蘇晴的聰慧與見識總能給他一些獨到的建議,在他迷茫之時為他照亮前行的方向,此刻,他格外需要她的支援與看法。

而蘇晴這邊,在宮外也聽聞了民間的呼聲以及朝堂上關於晉王是否登基的種種議論。她這些日子也是憂心忡忡,時常坐在庭院中發呆,暗自思忖著這局勢的利弊。她心裡明白,這對於晉王來說,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抉擇,而若晉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