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王與一眾忠心耿耿之士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不懈努力下,朝廷局勢勉強維持住了表面的安穩。然而,這份安穩不過是風雨中的殘燭,搖搖欲墜。皇帝的病情愈發沉重,猶如日薄西山,每況愈下,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宮廷御醫們用盡了各種奇方妙藥,卻也無力迴天。
在一個萬籟俱寂、月色黯淡的深夜,皇宮深處瀰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壓抑氣息。皇帝的寢宮內,燭光搖曳,太醫們神色凝重地守在一旁,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生命的光芒從皇帝身上一點點消逝。最終,皇帝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病魔的兇猛侵襲,在一陣劇烈的咳嗽後,永遠地閉上了雙眼,駕崩於那張象徵著至高權力的龍榻之上。
這一噩耗如晴天霹靂,瞬間透過宮中的宦官、宮女們飛速傳播開來。先是在宮廷的每一處角落迴盪,緊接著如洶湧潮水,迅速蔓延至京城的大街小巷。剎那間,整個宮廷乃至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悲痛與肅穆的氛圍之中,彷彿被一層沉重的陰霾所籠罩。
皇宮內外,一片縞素。身著白色喪服的太監、宮女們,神色哀傷,滿臉淚痕,哭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平日裡莊嚴肅穆的宮殿,此刻也被哀傷的氣氛所充斥。而在街頭巷尾,百姓們聽聞此訊息,紛紛自發地停下手中的活計。有的在自家門口擺上祭品,對著皇宮的方向默默鞠躬;有的則聚集在廣場上,低聲議論,為這位逝去的皇帝默哀,言語間滿是對往昔太平歲月的追憶與不捨。
按照皇室傳承千年的祖制,皇帝駕崩後,需儘快舉行新皇登基大典,以此維繫國家的穩定與運轉,讓政令得以繼續暢通無阻地傳達。然而,此刻的局勢卻比想象中還要複雜棘手。幾位皇子為了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位,早已明爭暗鬥許久,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今皇帝突然駕崩,恰似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給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絕佳的可乘之機。各方勢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紛紛浮出水面,蠢蠢欲動。他們暗中集結力量,互相勾結謀劃,局勢猶如暴風雨前的烏雲,越聚越厚,愈發壓抑。整個朝廷彷彿陷入了一片深不見底的混沌泥沼之中,人人自危。朝堂之上,大臣們心懷憂慮,不敢輕易多言;後宮之中,妃嬪們惶恐不安,生怕殃及自身。
太后,這位在後宮中歷經風雨洗禮的尊貴之主,雖內心如被萬箭穿心般疼痛,悲傷如潮水般洶湧,但她深知此刻自己肩負著穩定大局的重任。她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身著素白的喪服,面容憔悴卻神色堅毅,每一道皺紋都寫滿了歲月的滄桑與此刻的決絕。毅然出面主持大局,她深知,稍有不慎,這搖搖欲墜的王朝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她下令召集了朝中的幾位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重臣,這些大臣們在朝堂上歷經無數風雨,是國家的中流砥柱。同時,也召集了各位皇子,齊聚朝堂。這座平日裡莊嚴肅穆的朝堂,此刻卻瀰漫著一股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息。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彷彿空氣都被凍結。太后緩緩抬起頭,她那佈滿血絲的雙眼,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的眾人。她的聲音因悲傷過度而沙啞,卻依舊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彷彿帶著往昔歲月積攢的力量:“諸位,皇上已然龍御歸天,如今國不可一日無君。新皇的人選,關乎著我朝的江山社稷,這江山是祖宗們打下來的,承載著無數百姓的希望與福祉,牽一髮而動全身,需慎重再慎重。今日,大家都敞開心扉,坦誠地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大皇子雖因之前與西域邪教勾結、妄圖謀權篡位的陰謀敗露,被軟禁於府中,失去了自由之身,但他的支持者們卻依舊對他抱有幻想,不願輕易放棄這最後的機會。其中一位身著朝服、神色緊張的大臣挺身而出,雙手抱拳,恭敬地說道:“太后娘娘,大皇子身為長子,依照祖制,理應有資格繼承皇位。且大皇子自幼便在皇家的嚴格教導下飽讀詩書,對治國理政之道鑽研頗深。平日裡,大皇子也時常與臣等探討國家大事,無論是民生疾苦,還是邊疆防務,他都見解獨到,分析透徹。臣堅信,大皇子定能擔當起治理天下的大任,帶領我朝走向繁榮昌盛啊。”
二皇子因蓄意編造謠言汙衊晉王,已然被貶為庶人,失去了競爭皇位的資格。然而,其他皇子的擁護者們怎會錯失這大好時機。一時間,朝堂上如炸開了鍋。有的大臣漲紅了臉,高聲誇讚自己支援的皇子英明神武,在戰場上有勇有謀,定能保衛國家疆土;有的則言辭懇切,稱其心懷仁愛,時常微服出巡,瞭解民間疾苦,深得民心。眾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論聲此起彼伏,一句高過一句,彷彿要將朝堂的屋頂掀翻。
晉王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