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章 重建汴梁17 撤離大草原

忽必烈在巡視了幾個兄弟的蒙古包後,發現蒙哥和阿里不哥已經成功說服了旭烈兀以及其他幾位旁系兄弟,願意一起離開草原,共同避開窩闊臺派出的追兵。

隨即,他果斷召集了所有核心人物,召開了一場簡短而高效的動員大會。

帳內氣氛凝重,每個人都知道此行的風險,尤其是在窩闊臺與拔都的大軍正逐步從西方戰場撤回的情況下,他們託雷一脈的四千部隊若不及時撤離,很可能會被強行徵用,到時既無法跑,也無法反抗。

忽必烈清楚,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鬥。他站在帳中,目光環顧四周,聲音低沉而有力:“諸位兄弟,此刻已經沒有選擇,必須連夜啟程。若再耽擱一分,我們的部隊便離陷入險境更近一步。”

蒙哥點了點頭,眉頭緊鎖:“我們已經討論過。既然楊過與你關係密切,那就按楊過的建議走闊出當年走過的路線,從長安過潼關進入南宋的境內。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避開窩闊臺的追擊。”

然而,忽必烈卻搖了搖頭,語氣中透著自信:“楊過的意思並非如此。他建議我們留在黃河以北的衛城,與汴梁遙相呼應。”

這話一出,蒙哥眉頭微皺,顯然有些不悅:“衛城?黃河以北的地方可沒什麼天然屏障,那邊不是窩闊臺追擊的最佳戰場嗎?楊過這是想把我們留在前線,替他抵禦窩闊臺的大軍吧?”

阿里不哥沉思片刻後反駁道:“也未必如此。黃河雖然是天險,但在枯水季或黃河結冰時,我們蒙古騎兵也能輕鬆渡過。當年的衛城之戰,我們便是靠這一招渡過黃河擊敗的金人。楊過讓我們留在衛城,可能有其他打算。”

忽必烈見兩人議論紛紛,擺了擺手,沉聲說道:“幾位兄弟,不必揣測。我自有安排。楊過已經承諾,到了衛城之後,我們會獲得大量的軍械和糧草。足以保證我們能夠在追擊前重整旗鼓。”

蒙哥聞言,依舊有些不放心,冷哼一聲道:“糧草倒是其次,關鍵是,衛城雖近汴梁,但隔著黃河天塹,若是宋人無法及時支援,我們豈不是成了困獸之鬥?到時候糧草不足,還得在周圍劫掠,豈不是更麻煩?”

聽到此話,忽必烈神色一沉,語氣陡然嚴厲:“大哥,此行本就是為了與宋庭修好。絕不能在宋人的地盤上劫掠!否則,不僅楊過不會饒我們,整個南宋都會視我們為敵!除非他們要求我們劫掠。”

蒙哥聽到這番話,雖然明白道理,但聽忽必烈提到“宋人要求我們劫掠”時,仍忍不住皺起眉頭:“宋人會要求我們劫掠他們自己?這話未免太過荒謬!”

一旁的阿里不哥見狀,不由得輕聲笑道:“大哥,我相信四哥,自從父親走後他的判斷就沒有出過錯,既然四哥胸有成竹,不如暫且聽從他的安排。”

最終,在忽必烈的堅持下,所有人同意按照楊過的計劃行動。

會議結束後,忽必烈又講了幾條備用路線,囑咐眾人:“若是途中遇到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便稱我們是替窩闊臺打先鋒的,切記不可露出破綻。”

商議完畢,忽必烈走向了華箏的帳篷。夜色深沉,草原上的風寒冷刺骨,但帳內卻暖意融融。華箏已經將行裝收拾妥當,靜靜地等著他。

見忽必烈進來,她抬頭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你都安排好了?”

忽必烈走上前,沒有回答,而是輕輕摟住了她的腰,低頭大膽地吻住了她的唇。華箏的身體微微一僵,但很快放鬆下來,輕啟貝齒,柔柔地回應了他。

兩人心中都清楚,此次離開草原的計劃兇險萬分,途中隨時可能遭遇追擊。若非眼下時機不合,華箏甚至已經做好了將自己徹底交給忽必烈的準備。然而,她也明白,忽必烈尚未站穩腳跟,在蒙古內部權力鬥爭激烈的情況下,若與她過分親近,反而會成為其他勢力攻擊他的把柄。

片刻的溫存過後,華箏低聲說道:“列兒,我們走吧。”

忽必烈微微一笑,目光中帶著堅定:“好,我們走。”

兩人沒有再多言,各自騎上一匹駿馬,帶著部隊迅速向南方進發。

浩浩蕩蕩的隊伍,包括四千名騎兵以及八千名女眷和家眷,以及耶律一家帶走的兩千多心腹,總計一萬五千人,行軍速度極快。

得益於忽必烈的儲物戒,所有輜重物資都被存放其中,隊伍只需攜帶輕便的補給,大大提高了機動性。

當然一些不願意離去,或者很難勸說的女性,例如唆魯禾帖尼則是直接被強行帶走,沒有多餘的任何勸導,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