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平時也來不了縣衙,知縣也不會接見他們。
知縣的官威還是有的,鄉紳們一離開,會場人就少了,李九章眼神一掃,九個保長頓時氣勢就沒了,惴惴不安的看著知縣。
李九章驚堂木一拍:“爾等莫要吵鬧,團練乃於國於民有利的大事,你等莫要百般推脫,今日之事勢必完成。”
“若是完不成,便去普查你們田畝,即便瑤家有《過山榜》,你在山腳開墾的田地也是要納稅的,你們逃了多少年的稅賦,心裡不要一點數沒有,完不成任務,本縣讓你們補稅補到傾家蕩產,滾回山上去。”
壯瑤下山,看似是生活更好了。但沒了山林的保護,下了山受到官府的約束也就更多了,這也是任何事情的一體兩面。
李九章這一招算是掐到他們命門了,山腳開墾田地,多半能瞞就瞞,不入賬冊。
但要是和你秋後算賬,補起歷年的稅賦,那是哪家也承受不了,現場的保長無不欲哭無淚。
發了官威,威嚇之後,李九章這才緩了面色,把補錄人口逼迫山上壯瑤之法說了出來,這才讓這些保長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亮。
即便如此,心裡也沒有底,會不會上山一說就被山瑤打了下來。
沒底歸沒底,但補稅那就是死路,誰知道縣衙的賬本把你的幾畝田地算成哪一年開墾的,補上十年二十年,只怕連褲子都沒得穿了。
高山之上壯人少,相對攤派少點,壯人負責籌措60人,瑤人負責籌措90人。
負責赤腰瑤寨這邊的保長黃有亮屬於小保長,負責15人。
數字分派之後,這些保長才哭喪著臉出了縣衙,各自回家想辦法。
黃有點也不知道咋騎著自己的那匹老馬回到家的,彷佛就如做夢一般,十五個團練,讓他去找山上瑤寨,這不是上山找刀砍嘛。
他自己是瑤人,瑤人向來敵視漢人,還要給漢人當兵,那就是服徭役,瑤人自古不服漢人徭役的。
自己平地瑤,到了山下生活,已經被山上瑤寨鄙夷了,現在要是再和漢人鬧翻,那真的是兩頭不是人了。
這個知縣不是個好東西,拿納稅逼人,當真走到那一步,舍了這些家產上山,可孩子們還能習慣山上的生活嗎?
黃有亮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後安慰自己,還有幾個保長,我弄不起來的話,他們也弄不起來,最後不能逼著我們這些瑤家一起上山吧。
黃有亮當晚就把這片平地瑤的兩個甲頭請到自己家裡吃飯,兩個甲頭一聽,也連連搖頭,直接稱呼這事不好辦。
商量來商量去,兩個甲頭應承他們這兩甲各出兩個名額,那十一個名額還是要去找山上三家瑤寨去要。
甲頭是知道利害關係的,這查田畝肯定不會只查黃有亮一家的,罰稅估計都要捱上,要麼出人,要麼傾家蕩產。
他們也安慰黃有亮不要著急,大不了山上想不到辦法,那就山下承擔,總不能真收拾包袱躲到山上去。
第二天一早,黃有亮便遣派人上了山,通知三家瑤寨村老或者瑤老開會。
會議定在第三天,定在了離山下最近的十家瑤寨。
送信的人也是為了趕路,到了十家瑤寨就把訊息告訴了十家瑤寨的村老。丟下了三張蓋了保長印鑑的紙片,請十家瑤寨代為通知其他兩家瑤寨。
十家瑤寨自然是答應了代為通知,準備第三天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