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火銃的彈丸和箭矢是穿不透的,甚至橫刀一刀下去,也無法斬透。
頭盔是用山間的藤條編制的,可以遮擋弓箭和彈丸,效果不一定多好,但有防護總比沒有防護好。
這兩件防護裝備最大的弱點就是怕火攻。用多了,敵人有準備了,那就不太好使了。
這個年代沒有有機玻璃,用鋼板來做盾牌,又不夠輕便,還是先用這種竹子和藤條做的實用一些。
基地那邊的建設沒有停止,都是讓赤腰瑤寨的瑤人和收編的土匪們來幹。
土匪們要遷出柏家村到基地去住,學堂也要遷到基地去。
因為現在融合的更加緊密,赤腰瑤寨的適齡兒童和少年都要到學堂上課,原先的學堂已經無法容納了。
也不再提供學生宿舍給赤腰瑤寨的學生了,基地大門修整好了,晚上放學也不怕安全問題了。學生宿舍已經是提供給萬尾島的孩子集中居住了。
由於團練巡邏隊抽走一批精幹,安保部又分別從赤腰瑤寨、柏家村和收編來的土匪裡面擇優增加了進去,每天除了放哨站崗,就是集中訓練。
朱十八已經被任命為新的三班班長了,赤腰瑤寨一個阿貴也被任命為班長,總共現在六個班,正在向兩個排的編制發展。
範有財已經是副排長了,主要在巡邏隊那邊工作。
朱十八表示非常的不服氣,但是想到狗日的範有財在山下巡邏,晚上睡不到老婆,他又表示很公道。
因為人力缺乏,已經從十家瑤寨招工了,招了二十名青壯到制磚廠當力工和基地蓋房子。
這些人力都是要拿銀子來發工資的,所以當初搞了個“代銀券”還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建設的資金壓力。畢竟,赤腰瑤寨的瑤人手上用的都是“代銀券”而不是銀兩。
糧食由於要供應萬尾島那麼多人,而且大建設期間,力工都能吃,所以糧食也是剛剛夠,要等今年第一期收穫才能稍微緩解。
老管也在開拓思路,組織種植一些不用太多人力的作物,比如黃豆,只要不太在乎產量,基本撒下去施了肥,就可以不太管了。
加大一些蔬菜的供應,來抵消糧食的攝入量。從物流園快遞裡拆出來的種子都是現代經過多少培育才出現的品種,蔬菜的鮮嫩程度是清朝的品種無法媲美的。
就像現在的西瓜能做到皮薄籽少,在清朝是不可能的,這時代的西瓜皮比冬瓜皮不薄些,籽賊多。
老管則大力推廣種植冬瓜、南瓜、瓠瓜、韭菜這些產量特別大的蔬菜,食堂的婦女照看著就行了,只要一旦能吃,就能連續吃上兩三個月。
沈雲峰、老管他們又率先垂範,多吃蔬菜,在課堂上也講授蔬菜裡含著人生長必須得元素。
沈雲彤也多次到食堂教婦女們蔬菜的做法,用現代的口味來征服清朝人的口味。漸漸的,大家也開始接受,一定程度上,也代替了糧食的一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