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陛下,您要巡視北方?”
朱高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怕是最近批奏者批多了,以至於意識出現錯覺,聽差了。
“沒錯,高熾,最近北方將時局不穩定,雖然有四叔十七叔他們幾個在北方鎮著,但北方還是不太穩定。”
阿斗嘆息一聲。
最近由於朝廷大肆推倒翻往外峰,原本正視北方將界的一眾方王,如同秦晉燕三藩積極外擴,還有其他的一些小王也開始向北邊伸出自己的勢力。
讓老朱原本佈下的大局徹底崩盤。
再加上又有一部分的蒙古人內遷,目前他們的勢力更是錯綜複雜亂的,那叫一批。
以寧王為主的蒙古人,在流動之地與當地的女貞部落發起了衝突,目前雙方在大寧之外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儘管有本雅失裡調停但雙方一個遊牧民族,一個漁獵民族,對當地土地的爭奪戰還是打了起來。
然後再到草原那邊,由於元朝崩盤了,原本草原的部落也開始各自為王。
偏北方冒出來了幾個實力強勁的部落,每支部落都有七八萬可戰之兵。
並且繼承了蒙古人優秀的騎射技術,來去如風,時不時的就南下劫掠一番,然後馬上逃跑。
燕王朱棣帶領麾下眾將那是煩不勝煩,也與他們爆發了幾次,會戰斬獲頗豐,不過終究還只是小規模的戰役。
至於再往西邊有武定侯郭英正則暫時不用擔心有外敵來犯。
不過聽說西方的兩個帝國也即將爆發一場戰爭,也就是不知道具體情況,還是得派遣幾名能幹的錦衣衛前去探尋一番。
終究是人才不夠。
阿斗再一次的嘆了一口氣,現在的大明哪裡都需要人,甚至由於第1批海運回來帶來的收穫,不少沿海民眾紛紛投入了海上貿易,也不下海捕魚了。
內地的人口,尤其是沒有土地的民眾也紛紛向沿海邊遷移,他們或許不會捕魚,但他們也打算到海邊當個力工,至少也能比田地上刨來的錢財多。
“陛下,不知您可是擔心西邊的事情會影響我大明局勢嗎”
看著阿斗的表情,朱高熾很快就猜到了自己的堂哥目前缺人。
“沒錯啊,老弟,你哥我現在就是缺人了,什麼人才都缺”
“不知大哥目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去執行什麼樣的任務?”
“根據前線戰報,目前西邊幾千裡之外兩大帝國即將爆發一場戰爭,如果他們統一了的話,那麼我大明西邊將會冒出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
朱高熾也是看到過武定侯送來的戰報,心裡也大致,估摸著西邊兩個強國的實力,雙方都有十幾萬人。
“陛下,也許我有一個人可以推薦一下,想來他能勝任這個責任”
“哦?是誰”
聽到這話的時候,阿斗眼睛都亮了。
“哈哈,不得不說,那人是個奇才”
那是幾年前朱高熾在北平遇見的人才,名叫李青,不僅博學多才,還有著不菲的見識被他聘請為西席先生。
也跟隨他來到了應天城當。是在得知他們將近應天成的時候。
李青就這樣的跟他說道
“高熾,此行一定要小心謹慎,我觀陛下,恐有削藩之志。”
“如今燕王爺實力強大,皇帝身邊的那幾個小人,可能會以你們三兄弟來命,令燕王不敢輕舉妄動”
“一定要小心為上,躲到你們的舅舅家去,可以保證你們在應天城的安全生活。”
“放心吧,青伯這一切,我都銘記在心中”
牢記著李青的教誨,帶著兩個弟弟以及母親來到了應天城中。不出意外的話,意外沒有發生。
不僅皇帝沒有削藩,反而還將在外地打拼的方士全部召回京城之中。舉行什麼藩王外封政策?
他這個世子爺更是被皇帝調到內閣之中,作為輔政大臣。
至於他的兩個弟弟更是在舅舅的帶領之下也加入了皇族軍校,如今也成為了外頭的帶兵大將。
在李青得知這番變化的時候也是驚呼不可能,這完全不可能。
如果事情已經發生,那就說明大明已經朝向另外一條未知的道路發展。不過就目前的情況好像並不是什麼壞事?
當然為了更好的考察,所以他也來到了應天城。
目前在朱高熾的世子府之中的側房居住。
“青伯,青伯,咱給你攬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