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為什麼都這樣看著我?”
剛才李青侃侃一番之後,突然發現場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咕嚕”
“李先生,你是認真的嗎?這一定要將這幫回回斬盡殺絕,男女老少全都不留嗎”
谷王傻眼了,雖然說此時的少年崇拜武力,渴望征戰沙場,但也沒想到,李先生30多度的嘴巴能說出這麼令人發寒的話語。
幾百萬人口?斬盡殺絕?不留後患?
你聽聽你聽聽!
這是一個人能說的話嗎?
這還是一個儒家知識分子,能說出來的話語嗎?
“李先生,您沒必要這麼極端,不過李先生您說的建議確實有可行之處,我們慢慢琢磨,我們慢慢琢磨”
“這幫年輕人實在是太過暴躁,不好這樣不好”
虞廷綱直呼,終究是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不行了。
不過他還是可以幫谷王落實一部分政策,等到乞骸骨之時想來谷王也已經能承擔大事,開疆擴土建功立業了。
“虞師,李先生所言的政策不知能否”
朱橞也是沒摸準主意,直到看見虞庭綱點了點頭才說道
“如此本王便接下這樁活計了”
此時年輕氣盛的谷王還不知這政策推進的難度。
畢竟自己疼愛的大侄子不讓他擺爛。
他也不想拋棄藩王權柄,自請向西。
每一項政策在落實之中都會出現各種bug,而在得知這些bug之後,阿斗也在做補丁。
就比如之前推,近的藩王外封,政策確實是有不少,方王能爭,上戰如同燕王,一般開闢了一些新的領地。
但也有在後方湊熱鬧,渾水摸魚,不僅沒能開闢領地,反倒損失不少的。
當錦衣衛將這些訊息傳回應天時,應天城的阿斗兩眼一黑。
“我是讓你們去開疆擴土,不是讓你們去湊熱鬧送死損兵折將的呀”
“唉”
於是乎第2版藩王外封政策新鮮出爐。
允許實力相對弱小的藩王掛靠在實力強勁的藩王名下有強勁的方法指揮弱小的藩王開疆擴土。
以先開藩帶動後開藩,層遞進式推動大明朝廷的持續向外開疆擴土。
最終實現大明宗室共同稱王的最終局面。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事實上,大明朝確實一度形成以皇帝為中心的宗藩互王格局。
但隨著建文大皇帝的駕崩,這個格局也相繼破滅。
“好了李先生還有餘先生,既然王爺願意這麼做,那麼在下自然支援”
宋老將軍當即發言同時也抽調工將在哈密這裡大興土木。
此時荒漠化還並沒有那麼嚴重,還是有著規模不小的森林。
隨著宋將軍的拍板,當地工匠很快就開始了建設之中。
目前朝廷國庫也算充裕哈密七衛坊市之中,西域各國的商人貢獻了不少的稅收,憑藉著這些錢財,目前哈密七衛的幾萬兵馬也可以稱得上是精兵強將。
“報告富帥,據探子傳來密報,西方的察哈爾那邊我們的使者有著落了。”
“你說什麼?使者有訊息了?”
洪武二十八年,原本完成出使任務打算回國的傅安被扣留在了帖木爾帝國,目前已有數年之久,一直沒有訊息正手西方的宋晟一直以為
“這廝反叛了”
皇帝那邊雖然一直有懷疑,但最終沒有對他的家人下手,萬一他像蘇武那般,最終還是沒有下手,畢竟也就一個小小的禮科都給事中。
壓根就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不過此時得知他傳來信件,也是好奇當下接過信件翻閱起來。
“好好好”
“這些夷狄好的很呢。”
只見信上寫道
“臣安言”
“自臣受官以來,未敢忘卻陛之下隆恩,感帝之殊遇,由是感激,遂以此言以諫陛下”
“察合臺者,其民與華夏之民不同,風俗各異,衣食住行皆有差異,其自號帖木爾帝國,乃蒙元之苗裔,數十年起帝起於微末,三十載而霸西域諸國”
“不想去歲亡於大馬士革城下,折辱於極西之戎狄之手”
“此國無主,外有極西之地奧斯曼者虎視耽耽,內有雙狡並立競相稱王,今值此國內亂之時,陛下可使一員上將引兵討伐揚吾大明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