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見解。”
始皇饒有興致。
“是,”
李斯再拜,朗聲道:“兩位大人擔憂固然有道理,但這海商之事總得有人嘗試;若因顧慮而放棄,則失去了機遇。”
“雖無兵法,臣卻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透過與其他國家商貿文化交往,我們才能更好認識外部世界。”
“欲取他國,則需熟知其風土民情,不然所得有何益處?又如何治理之?”
聽到此,趙牧頗感意外,沒想到影響之下李斯竟有了這樣深刻的見解。
李斯發問後,眾臣依舊保持沉默。
即使之前一直持反對態度的王綰和馮去疾,現在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心中的疑慮就此消失。
坐在龍椅上的始皇,靜默地權衡著幾位大臣對朝議中各種得失的論點。
就在此時,趙牧拱手進言:“既然御史大夫與右相都擔憂這個問題,那麼如果臣能將這個弊病徹底解決,是否就能實施海上通商?”
“什麼?!”
滿朝文武面露震驚,馮去疾難以置信地注視著趙牧,驚訝道:“長公子此言當真?”
趙牧微笑點頭,答道:“確實如此!”
馮去疾陷入深思:“若真如長公子所言,此事或非不可行。”
看著右相處事不驚的神情,趙牧暗想,這人並不是頑固不化。
以前之所以阻止海上通商,顯然是出於對帝國安全的考慮。
馮去疾追問:“長公子可有良策以解此弊?”
趙牧輕笑應道:“右相且不必著急知曉答案。”
他轉向始皇,恭聲道:“父皇,請賜兒臣三日準備時間,到時帶領百官同赴渭水一觀。”
“到那時,父皇若有其他顧慮,仍可以選擇暫緩通商。”
始皇聞聽之後點頭同意:“准奏!”
隨即宣旨散朝:“今日早朝議程已畢,退朝吧。”
話音剛落,始皇從龍椅上起身,大步離朝而去。
群臣齊呼送駕:“臣等恭送陛下~”
朝會結束後,趙牧立刻趕回家中籌備三日後的重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