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城內大小茶坊酒肆宣傳一番,三日後便可開始。”
“多謝先生教誨,兒臣知曉該如何行事了。”
朱元璋當即拍手稱快,喚來王景弘帶朱棣去取物件。
“先生……”
瞧朱元璋的神色,便知他欲問何事。
“大明二世,建文次年,朱棣率八百府兵奉天靖難,廢建文年號,於洪武三十五年登基稱帝,建元永樂。”
此前,季如風曾提及呂氏庶子朱允炆登基後,削藩連削五王,更致使朱柏闔家自焚。
“先生,這大帝之稱……表明老四幹得頗為出色吧?”
“豈止出色?!整個大明,歷經十六帝,僅二人被後世譽為大帝,一為洪武大帝,二為永樂大帝。”
“喲嗬!老四不愧是最似咱的兒子,幹得漂亮,未損咱的威名!”並非朱元璋心胸豁達,而是知曉朱允炆的昏庸之舉後,對朱棣的行為表示認同罷了。
“永樂大帝,一生功勳卓著。開啟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血大明。後世稱我大明為華夏五千年來,最硬氣的鐵血王朝。大明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如此大明,怎叫人不愛?”
“五伐漠北,御駕親征,趴冰臥雪,飲馬瀚海,封狼居胥。著永樂大典,開海禁,六巡南洋,恩服天下。”
“哈哈哈!好!甚好!老四!幹得妙!” 正仰天大笑的朱元璋,笑聲陡然止住。“先生,如今那毒婦已打入詔獄,允炆尚無蹤影,標兒又被先生帶走,那未來之事還會發生嗎?”
季如風依舊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歷史的軌跡不會因我的到來而更改,未來便是未來,無人能夠逆轉,我所改變的僅是當下,就如同這地上摔碎的茶杯,摔碎之事已然發生,此即為它的未來。倘若我回到扔茶杯之前,選擇不扔,那隻會生成一個新的時空,而不會影響現今已破碎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