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雙手緊緊捧著那火龍的設計圖,眼神中滿是驚歎與讚賞之色,目光在圖紙上反覆遊走,越看越是激動,那雙眼珠子也隨之越瞪越大,彷彿要將這精妙的設計看穿一般。
終於,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震撼,高聲呼喊起來:“此乃不世出之天才構想!這般設計,真真是巧奪天工!誰能想到火器竟能有如此新奇獨特之設計!”
“這不過是牛刀小試罷了。”季如風神色平靜,對著身旁的毛驤吩咐道,“毛驤,有勞你跑一趟火藥司,將陶成道陶老先生請過來,就說有要事相商。”
毛驤恭敬地應了一聲,隨後快步離去,腳步匆匆,向著火藥司的方向奔去。
沒過多久,便見陶成道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人還未到跟前,那股急切的勁頭便已撲面而來。
“陶老,您瞧瞧這火龍設計如何?”季如風笑著問道。
“妙!妙極!實乃……實乃……精妙絕倫!”
陶成道激動得滿臉通紅,連說話都變得結結巴巴。
他這一生,大半輩子都與火藥相伴,鑽研其中,如今只一眼,便深知這火龍設計圖不但可行,更是具有開創性。
“只是,這圖紙上所寫的二次點火推進之法,究竟是何原理?”陶成道眼中滿是疑惑與好奇。
季如風微微一笑,耐心地講解起來:“所謂二次點火,便是在火龍飛行過程中設定一個無推力的滑行階段。這就好比弓箭的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弓箭在拋射出去後,箭矢到達最高點,繼而呈弧線自然下落,此下落之過程便如同這滑行階段。我們可在火龍內部增設一段空間,亦可看作將火龍製為三截。其中,第三節的引線設計為燃燒較慢,待火龍滑行一段距離後,拋掉空載的那截以及火藥燃盡的部分,而後再次點火推進,如此這般,便能使火龍達到更遠的射程。”
陶成道聽著季如風的講解,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微微點頭,待季如風講完,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滿是恍然大悟之色:“原來如此!妙啊!這般設計,不但節省了火藥,還能大幅提升射程,真真是獨具匠心!”
宋老亦是在一旁頻頻點頭,眼中滿是欽佩之色:“此等設計,非大才不能為也!若能將其製造出來,我大明戰鬥力必將大增!”
季如風笑道:“二位前輩過獎了。這設計雖好,但要將其完美呈現,還需仰仗二位前輩的精湛技藝和豐富經驗。不知陶老,這火藥的調配和填充,可有什麼難處?”
陶成道微微捻鬚,思索片刻後說道:“這火藥的調配,需精準把握各成分比例,方能確保其威力。而填充之時,更要注意均勻緊實,切不可留有空隙,以免影響燃燒效果和推力。”
宋老也介面道:“至於這火龍的機關構造,亦需精心打造,確保各部件銜接緊密,運轉順暢。”
季如風神色凝重地點頭:“二位所言甚是。這火龍的製造,關乎重大,切不可有絲毫馬虎。還望二位前輩能攜手合作,共同攻克這其中的難關。我已命人準備了所需的材料和場地,只待二位大展身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宋老和陶成道二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火龍的製造之中。
他們日夜鑽研,反覆試驗,不斷地對設計進行最佳化和改進。
每一個部件的打造,每一道工序的進行,他們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
終於,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努力,第一枚火龍試驗體制造完成。
眾人滿懷期待地將其運往方山試驗場,準備進行首次試飛。
校場上,氣氛緊張而又熱烈。
季如風等人站在一旁,目光緊緊地盯著那枚簡易發射架上的火龍,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有些許忐忑。
“點火!”隨著季如風一聲令下,操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引線點燃。
瞬間,火龍尾部噴出熊熊火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瞬間騰空而起。
在場眾人無不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拖著長長尾焰的火龍。
只見火龍按照設計,飛出一里地後,順利地進入了滑行階段。
三十息後,空中的火龍二次點火成功,火龍再次加速,向著遠方疾馳而去,最終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不久之後,遠處冒起了十幾丈高的白煙,緊跟著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同時地上揚起了十幾丈的塵土和碎石。
“成功了!”試驗場上頓時歡聲雷動,眾人激動地歡呼雀躍起來。
宋老和陶成道二人緊緊相擁,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