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驗場回來的路上,朱標整個人還有些懵。
隨之而來的便是欣喜,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讓大明君臨天下。
“凡日月所照,皆為大明領土……先生,有此殺敵利器,我大明君臨天下指日可待!”
朱標興奮地轉身,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季如風微微頷首,目光中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輕聲回應:“標兒,此利器雖威力驚人,但戰爭勝負之數,並非僅靠武器便能全然左右。民心向背、國力根基、糧草輜重,皆乃關鍵所在。且製造與運用此等利器,耗費巨大,若過度倚重,恐將動搖國本。”
朱標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腳步也隨之放緩,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先生所言不無道理,然機遇在前,若不把握,豈不可惜?”
月夜獅上的季如風,輕輕摩挲著下巴,神色略凝重:“標兒,開疆拓土當以穩健之策,徐徐圖之。可先小規模配備,用於關鍵戰事,震懾敵軍;同時,廣施仁政,厚植國力,待根基穩固,再謀宏圖,方是長久之。”
朱標抬頭望向遠方,目光漸漸堅定:“善,便依先生之策。先從軍事操演、邊防重鎮入手,徐徐推廣。且回宮之後,我和爹再行商議,平衡武備與民生之策。”
說罷,朱標加快了腳步,心中已開始勾勒未來的佈局,而那即將面臨的重重挑戰與機遇,也在前方的道路上漸漸清晰……
御書房,老朱正在聽著沈萬三的奏報,皇家商會成立幾個月,每月都有好訊息。
國庫日漸充盈,讓他的心有些躁動。
剿滅北元殘餘,徹底拿下北疆草原,是他此生的第二個夢想。
加上命名為洪武造的新火器--燧發槍,產量正在穩步提升。
雖然鑄造司出現了災難性的大爆炸,但是燧發槍的生產,並沒有停下腳步。
如今錢糧充足,便讓他有了再徵北疆的念頭。
“太子駕到~”
隨著內侍通傳,一身明黃袞龍袍。
朱標踏入御書房,見父皇正與沈萬三議事,忙上前行禮。
老朱抬眼,看到兒子眼中難掩的興奮與一絲思索之色,問道:“標兒,何事如此急切?”
朱標起身,將試驗場之事以及與季如風的商議細細道來。
老朱聽聞,當即仰天狂笑:“哈哈哈……先生真乃仙人也,有此仙法之物,何愁韃虜不滅?”
“王景弘,速速傳咱旨意,令戶部從國庫撥銀三百萬,不,五百萬兩,令鑄造司、火藥司全力配合,務必在半年內,給咱打造十萬顆地雷!咱要揚了整個草原!哈哈哈……”
僅僅兩顆地雷,便能將700斤大石炸的離地二丈高,還炸得四分五裂,有這樣的大殺器,還有什麼城池攻不下來?直接上百八十顆,再厚的城牆也得炸上天!
更何況血肉之身的韃虜奇兵?
聽到老朱的驚天言論,朱標忙出聲阻止。
地雷成本可不低,一顆光製造成本就得近三十兩銀子,還不包括人力成本。
朱標並不知道的是,宋老和陶成道告訴他的只是這兩顆手搓地雷的成本,後續技術成熟後,批次製造,成本可以降低到五兩左右。
五兩看似也不便宜,實際上對比騎兵卻顯得非常廉價。
一匹北元戰馬得十兩紋銀,這還普通的戰馬,若是將領的優質戰馬,價格直逼二十兩。
再加上馬上的騎兵,一顆地雷換至少一人一馬,怎麼算都是巨划算。
目前還不知道這些的朱標,聽到老言一開口就要掏五百萬兩銀子去造地雷,瞬間不淡定了。
“爹,此舉不妥!雖地雷威力非凡,然耗費如此巨量白銀,實非明智之舉。季先生曾言,戰爭之勝負,關乎諸多因素,並非僅賴於利器。若五百萬兩白銀盡付於地雷製造,國之民生、其他軍備等所需資金必受影響。且北元之地,幅員遼闊,若僅憑地雷強攻,未必能盡收全功,後續治理亦需大筆錢糧。”
朱標言辭懇切,眼神中滿是憂慮。
老朱微微一怔,笑聲戛然而止,眉頭皺起:“標兒,此乃天賜良機,有此等厲害火器,不正可速平北元,一勞永逸?若因些許花費而錯失,豈不可惜?在咱看來,只要有十萬地雷,再備齊五十萬大軍和糧草輜重,花八百到一千萬,咱一戰就能徹底剿滅韃虜!”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這是他一生的榮耀,若是能徹底剿滅自秦漢以來,千年都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