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小祖宗,只好任由她玩耍。畢竟,童年只有一次,讓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貞觀元年,天寒地凍,萬物蕭瑟。利州都督李孝常借朝見之機,暗地裡與近衛軍官劉德裕、長孫安業等人頻繁接觸。他們鬼鬼祟祟的樣子,彷彿在謀劃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原來,這幾個人正在密謀一場宿衛兵的叛亂。他們暗中傳遞著神秘的符命,想要利用這個機會推翻李世民的統治。他們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和智謀,可以輕易地顛覆政權。
然而,他們的陰謀終究沒有逃過皇帝李世民的眼睛。李世民早就察覺到了他們的異動,但他一直隱忍不發,等待著最佳時機。當他得知李孝常等人已經開始行動時,他終於決定出手了。
“哼!這些賊子,就知道不會服氣。”李世民暴怒。
“陛下英明神武,您對這場潛在的叛亂保持著高度警覺,沒有人能夠糊弄您。”有臣子道。
李世民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朕一直都在關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這一次終於抓住了他們的把柄。”
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趕來,跪地稟報:“啟稟陛下,千方夜防總算都露出了狐狸尾巴,我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李孝常等人確實有謀反之意!”
聽到這個訊息,李世民的眼神變得犀利起來,他冷笑道:“好啊,這些亂臣賊子,竟然敢妄圖顛覆朕的江山!”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來人,將李孝常等人以謀反論處,立即處決!”
李世民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將打算推翻他的人從世上除去,以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百姓的安寧。
“那陛下利州都督一職尚且空缺,這派誰去會比較好呢?”臣子問道。
李世民沉思片刻後回答道:“朕打算將武士彠召回長安,讓他擔任這個職務。此人算是老實可靠,為人正直,忠誠,且與朕關係密切。在關鍵時刻,他總是堅定地站在朕這邊,這份忠心實在難得。此外,他的能力也頗為出眾,相信他能勝任利州都督一職。”
李世民對武士彠精準的站隊很是滿意,當初在李淵起兵時,武士彠就積極響應,並主動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資金支援。後來,在玄武門之變中,武士彠更是堅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邊,為他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李世民一直將武士彠視為心腹大臣,對他信任有加。如今,利州都督一職空缺,李世民自然想到了這位忠誠的臣子。
“陛下聖明武士彠武藝高強,智謀過人,幾次出任都督都算是政績斐然。”那位臣子實在想不出更合適的人選,只好繼續拍皇帝馬屁。
“中堅力量沒有起來,就他們吧,老臣有老臣的好。”李世民採取的懷柔政策,一部分老臣歸順於他,他也不是不能放權,不歸順的,殺了就是。
與此同時,遠在外地的武士彠收到了朝廷的調令,他立刻快馬加鞭趕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