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聽從權萬紀的勸告?”
“齊王不聽,權萬紀只好毅然將他們斥逐。”同僚回答,“雖然齊王明面上因為懼怕權萬紀而不敢公然違抗,但實際上他心裡早就打起了小算盤。就在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已經告一段落的時候,齊王竟然偷偷摸摸地又把那兩人給找了回來,而且還像以前一樣跟他們整日廝混在一起,真是讓人無可奈何啊!”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位朝臣聽完後不禁皺起了眉頭,滿臉疑惑地追問道,“那麼對於此事,太宗陛下究竟是什麼態度呢?難道他就任由齊王這麼胡作非為嗎?”
“太宗十分擔心,多次親筆寫信督責齊王。”同僚解釋,“權萬紀為了不讓齊王牽連自己,懇切地勸導齊王說:‘殿下,聖上想讓您改過自新,所以屢加教訓。您若能反省引過,我願意入朝為殿下說情。’”
“那齊王最後怎麼樣了?”朝臣接著問。
“齊王無奈,只得上表謝罪。”同僚說,“那權萬紀一路快馬加鞭趕到了長安城,來不及歇息便急匆匆地入宮面見太宗皇帝。他當著聖上之面,言辭鑿鑿、信誓旦旦地擔保齊王定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太宗皇帝聽聞此言後,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稍稍落了下來,臉上也露出些許欣慰之色。念及權萬紀此番忠心耿耿,不辭辛勞,太宗皇帝龍顏大悅,當即重重賞賜了他一番。不僅如此,太宗皇帝還特意揮毫潑墨,親自動手寫了一封諭書給齊王,字裡行間皆是對其的殷切期望和再次告誡。”
“不過看這情形,齊王似乎並未將此等恩寵放在心上,更不領這份情啊!”朝臣猜測道。
“正是,齊王見父皇的教訓又來了,懷疑權萬紀出賣了自己,心中更加痛恨他。”同僚點頭,“權萬紀為了完成對太宗的保證,對齊王嚴加管束,甚至不允許他出城門,還將齊王的獵鷹獵犬全部放飛。”
“那麼,昝君和梁猛彪又怎麼樣了呢?”朝臣問。
“就在前不久啊,那昝君和梁猛彪竟然也被權萬紀那個傢伙從齊王府裡給硬生生地揪了出來!而且呢,還明令禁止他們以後再也不許跟齊王見面啦!”那位同僚繪聲繪色地講述著這一驚人訊息,彷彿一切就發生在眼前一般。“您說說看,這齊王能不生氣嘛!還有那昝君和梁猛彪,自然也是對齊王忠心耿耿的呀,如今遭此待遇,心裡頭別提有多憋屈了!於是乎,齊王連同昝、梁等人那可真是對權萬紀恨得咬牙切齒喲,幾個人湊到一塊兒,就開始暗地裡謀劃起要如何去刺殺權萬紀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聽到這裡,另一位朝臣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哎呀呀!這膽子也太大了吧!難道……難道他們的計劃最後還是走漏風聲了不成?”言語之中滿是難以置信。
“沒錯,就在眾人還未回過神來的時候,那權萬紀已然得知了這個驚人的訊息。他當機立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先出手,迅速派遣手下得力干將將昝某和梁某二人捉拿歸案。隨後,更是馬不停蹄地將此事詳細稟報給了當今天子太宗陛下。”那位同僚面色凝重,有條不紊地總結著事情的經過。
“害,這都是啥事啊!”那個大臣嘆了一口氣。
在齊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瑟瑟的秋風裹挾著一份來自京城的聖旨,宛如一道驚雷劃破了平靜的天際。刑部尚書劉德威身負皇命,親率一隊精銳人馬浩浩蕩蕩地抵達此地。他那不苟言笑的面容透著一股令人膽寒的威嚴,彷彿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讓人望而生畏。
此次前來,劉德威肩負著重大使命。其一,便是要徹底查清湯州如今錯綜複雜的局勢;其二,則是奉命將齊王李皊與權萬紀一同帶回長安,面聖聽訓。這一訊息如同巨石投入湖中,瞬間在齊州引起軒然大波。
齊王李皊得知此事後,頓時驚恐萬分,整個人如墜冰窖。他的腦海中瞬間湧現出無數個念頭,思緒紛亂如麻。一方面,對於此番進京面聖,他心中毫無底氣,不知等待自己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裁決;另一方面,又暗自揣測朝廷此舉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在惶恐不安之中,齊王李皊坐立難安,只能焦急地等待著後續的發展。
與此同時,權萬紀已然接到了詔令,並毫不猶豫地收拾行囊,率先踏上了前往長安的征程。他深知此去責任重大,但卻也毫不畏懼,一心只想儘快完成使命。
“劉德威尚書竟然親自來了!他此番前來究竟所為何事啊?”齊王府內,一名謀士滿臉焦慮之色,急匆匆地朝著齊王李皊奔去,同時口中急切地問道。
只見齊王李皊此刻也是眉頭緊蹙,面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