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如果李承乾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憤怒或失態,那麼他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半。
然而,李承乾並沒有如李泰所願那樣失去冷靜。他緩緩站起身,面帶微笑,目光掃過朝堂上的每一個角落。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穩定情緒後說道:“各位大臣所言極是,邊境安全關係重大,不可不察,邊患之事不可小覷。但如今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貿然增兵恐會引起不必要的動盪。需從長計議,權衡利弊後方可做出決策。”
李泰微微一笑,心想:果然不出所料,李承乾還是這般謹小慎微。他接著說道:“皇兄,胡人之擾已非一日兩日,若不及時採取行動,恐怕日後會釀成大禍。邊軍將士們浴血奮戰,卻得不到足夠的支援,豈不令人心寒?”
這時,一些大臣也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邊患之事確實需要重視。”“如今我大唐國力昌盛,正應藉機彰顯國威。”
李承乾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諸位愛卿所言有理,但此事關乎重大,還需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待本宮與兵部商議之後,再做定奪。”說完,他看向李泰,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李泰心中暗喜,表面上卻裝作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皇兄,時間緊迫,邊民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啊。”
這下李世民也很好奇了,之前李承乾最喜歡挑起戰爭了。“哦?你竟然不同意出兵?為何?”
李承乾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宛如一潭靜水,不起一絲波瀾,卻又蘊含著無盡的力量。他微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兒臣以為,對待胡人,我們應以和為貴,加強邊防的同時,也應尋求和平共處之道。畢竟,武力雖然可以一時震懾,但並非長久之計。戰爭只會帶來破壞與傷亡,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兒臣認為,應加強邊防力量,以防突厥入侵。”李承乾從容不迫地說道,他的目光堅定而自信,“同時,我們也應該尋求與突厥的和平共處之道,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避免戰爭帶來的破壞和傷亡。”
李承乾的回答出乎意料地明智和得體,他不僅考慮到了邊防的加強,還提出了和平共處的理念。
朝堂之上,群臣們面面相覷,他們原本以為李承乾會主張直接出兵攻打突厥,但沒想到他居然提出了這樣一個明智且合理的方案。
一些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李承乾的觀點:“太子殿下所言甚是,以戰止戰並非良策,只有透過外交途徑才能真正實現和平。”
李泰站在一旁,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原本期待著李承乾會說錯話,讓自己有機會取而代之成為太子,但現在看來,這個計劃已經徹底落空了。
李泰的陰謀再次落空,他的眉頭微微皺起,心中暗自咬牙。他沒想到李承乾竟然能夠在關鍵時刻保持如此冷靜,他的計劃顯然沒有奏效。
朝堂上的辯論繼續進行,但李泰已經失去了興趣。李泰意識到,要想扳倒李承乾,他需要更加精心的策劃和更直接的證據。他暗暗下定決心,接下來的行動必須更加謹慎,更加周密。他開始尋找李承乾的弱點,甚至不惜使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李泰的手下發現了一名曾經與李承乾有過密切往來的胡人商人。他們立刻對這名商人展開了調查,試圖找出他與李承乾之間的秘密。
經過一番周折,李泰的手下終於得到了一份重要的情報:這名胡人商人不僅與李承乾有過多次接觸,而且還曾經向李承乾提供過一些貴重的禮物。這份情報讓李泰看到了希望,他認為這是攻擊李承乾的有力武器。
然而,李泰並沒有立刻行動,他知道這個時候冒進只會引起父皇的懷疑。他決定再等等,等到有更加確鑿的證據時再出手。
在這段時間裡,李承乾也在不斷地加強自己的防禦。他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被人監視,於是更加小心謹慎,儘量避免任何可能引發爭議的行為。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給那些想要陷害他的人留下把柄。因此,他開始頻繁地與朝中大臣交流,試圖贏得他們的支援和信任。同時,他也開始關注民生問題,積極推動一些有利於百姓的政策實施,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威望。
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改變感到欣慰,他開始逐漸恢復對太子的信任。在一次私下的交談中,李世民對李承乾說:“承乾,你最近的改變朕都看在眼裡。你變得成熟穩重了許多,朕很欣慰。只要你能夠繼續保持下去,朕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位英明的君主。但是,你要記住,作為一國之君,不僅要有卓越的才能,更要有寬廣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