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靜靜地站在那裡,面沉似水,眼神深邃而又複雜,令人難以捉摸。對於承乾這番聲淚俱下的辯解,他心中雖然有所觸動,但也只是半信半疑而已。不過,有一件事情他已然看得無比清晰明瞭——倘若自己真的冊封李泰為太子,那麼無疑將會助長透過不正當手段謀取皇位的惡劣風氣。到那時,青雀(李泰)一旦成功登上皇位,承乾和雉奴(李治)恐怕都將難以在宮中安身立命;相反,如果立雉奴為新帝,或許還能保得青雀和承乾平安無事。想到這裡,太宗皇帝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兩儀殿內,一股冷肅到極致的氣氛瀰漫開來,彷彿連空氣都被凍得凝固了一般,令人感到呼吸困難。太宗皇帝端坐在那金碧輝煌的御座之上,他那原本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此刻卻顯得深邃而又沉重無比,宛如兩口深不見底的寒潭,令人望而生畏。
今日,太宗皇帝特意單獨召見了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以及兵部尚書李世眅這三位朝中重臣。三人恭敬地立於殿下,神色肅穆,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而晉王李治則靜靜地站在一旁,他低垂著頭,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成拳頭,心跳聲猶如戰鼓一般急促而響亮,一下又一下地撞擊著他的胸膛。他的目光遊移不定,時而落在地上,時而瞟向太宗皇帝,內心的緊張與不安就像那波瀾起伏的湖水一般,久久難以平靜。
就在這時,太宗皇帝緩緩地站起身來,一步一步沉重地走下御座。眾人的目光隨著他的動作移動著,只見他的眼眶漸漸泛紅,晶瑩的淚花在眼中閃爍著,最終還是抑制不住地順著臉頰滑落下來。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帶著無盡的悲痛說道:“朕的三子一弟啊,他們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朕心碎不已,更是讓朕失望透頂!”話還未說完,他突然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氣一般,整個人悲痛欲絕地撲倒在了那張寬大的御床上,放聲痛哭起來。那哭聲悽慘而悲涼,迴盪在整個大殿之中,令在場所有人的心都不禁為之一顫。
長孫無忌等人原本平靜的面容瞬間被驚恐所佔據,他們慌亂地朝著前方衝去,試圖扶住搖搖欲墜的太宗皇帝。現場一片混亂,人們的呼喊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陣嘈雜的聲響。
就在這令人揪心的時刻,太宗皇帝竟出人意料地猛然抽出腰間的佩刀,毫不猶豫地向著自己的心口狠狠刺去!那一瞬間,時間似乎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驚愕得無法動彈。
然而,長孫無忌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大臣,他在千鈞一髮之際迅速做出反應。只見他如同閃電般伸出手,緊緊地抓住了太宗皇帝握刀的手腕,並使出全身力氣將佩刀硬生生奪了下來。緊接著,他來不及多想,順手便把佩刀遞給了呆立在一旁、早已嚇得面無人色的晉王李治。
過了好一會兒,太宗皇帝劇烈起伏的胸膛終於漸漸平緩下來,他緩緩坐到御榻之上,整個人看上去無比虛弱。此刻,他那張平日裡威嚴莊重的面龐變得蒼白如紙,毫無血色,就好似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回來似的。
長孫無忌定了定神,稍稍向前邁了一步,用低沉而沉穩的嗓音開口問道:“陛下,您此番究竟意欲冊封哪位皇子為儲君呢?”儘管他心中其實已隱約猜到了幾分,但此時此刻,他還是希望能夠親耳聽到太宗皇帝親口說出答案。
太宗皇帝微微眯起雙眸,眼神深邃如淵,靜靜地凝視著長孫無忌,那目光彷彿能穿透人的靈魂一般。許久之後,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得如同來自九幽之下,帶著無盡的疲憊說道:“朕心意已決,欲立晉王為太子。”
長孫無忌聞聽此言,心中猛地一震,但臉上卻絲毫沒有顯露出來。只見他迅速整理衣冠,然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直起身來後,他神色莊重,語氣堅定無比地回答道:“陛下聖明,此乃國之大計。臣謹遵聖旨,定當全力輔佐晉王殿下。若有膽敢對此決議提出異議之人,臣必將其視為亂臣賊子,絕不姑息手軟,必要時定將其斬殺以正朝綱!”
太宗皇帝微微抬起那尊貴而又沉穩有力的手,動作優雅而緩慢,彷彿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以此示意晉王李治走上前來。只見太宗皇帝面帶微笑,目光溫和地看著李治,輕聲說道:“你的舅舅已經答應了此事,還不快快謝過他。”晉王李治慌忙跪地,他的聲音帶著顫抖的感激:“舅舅,李治感激不盡。”
李治抬頭,眼中閃爍著淚光,他輕聲說道:“父皇,兒臣願意效忠國家,不負父皇厚望。”
恢復了些許精神的太宗皇帝繼續問道:“諸卿都贊同,那朝中其他大臣意下如何?”
長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