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困局

猶豫地予以回絕。他振振有詞地宣稱:“穩定方為重中之重!切不可貿然去冒險嘗試那些全新的政策,否則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一系列難以預料、甚至根本無法收拾的爭端與麻煩啊!”

面對長孫無忌如此強硬的態度和堅決的立場,儘管李治內心深處充滿了不滿和不甘,但在對方強大的權勢威壓之下,他最終也只能無可奈何地選擇妥協退讓,眼巴巴地望著自己原本滿懷期待的種種設想就這樣無情地被束之高閣,暫時失去了付諸實踐的機會。

就在這時,寂靜的深夜裡突然傳來一陣輕微而又謹慎的腳步聲。原來是那位一直侍奉在李治身旁的貼心太監,只見他輕手輕腳地緩緩走進書房,然後用極其輕柔溫和的聲音小心翼翼地開口提醒道:“陛下,夜色已深,時辰著實不早啦,您也該早些歇息安寢了。”

李治心煩意亂地用力擺了擺手,不耐煩地示意那個唯唯諾諾的太監趕緊退下。他深吸一口氣後,緩緩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沉重而艱難。他邁著拖沓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窗邊,彷彿每走一步都要耗費掉全身的力氣。

當他終於來到窗邊時,靜靜地佇立在那裡,目光空洞地望向窗外那寂靜的皇宮庭院。皎潔的月光如水般灑落在庭院之中,照亮了一切。然而,這美麗的景象並沒有給李治帶來絲毫慰藉,反而讓他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庭院中的樹木在月光的映照下,投下一片片斑駁的影子。這些影子交錯重疊,隨著微風輕輕搖曳,時而拉長,時而縮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個張牙舞爪、面目猙獰的怪物。它們似乎正朝著李治撲過來,想要將他吞噬殆盡。

李治呆呆地望著那些黑影,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他當然知道長孫無忌等一干重臣對於大唐王朝來說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在大唐初建之時,他們跟隨先帝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了赫赫戰功。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當年的浴血奮戰和智謀籌劃,大唐恐怕很難有今日之繁榮昌盛。

可是,如今的局勢卻讓李治感到無比憂慮。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孫無忌等人手中所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的野心也逐漸膨脹到了極點。就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李治緊緊地籠罩其中,令他動彈不得。無論李治想要推行什麼政策或者做出何種決策,都會遭到這些權臣們的百般阻撓和掣肘。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治感覺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是窩囊至極,空有一腔治國理政的抱負,卻無法真正施展開來。

“難道朕就只能這樣一直被他們控制下去嗎?”李治緊皺著眉頭,口中喃喃自語道,那雙深邃的眼眸之中,不經意間閃過了一絲深深的不甘之色。

他緩緩地抬起頭來,遙望著窗外那片漆黑如墨的夜空,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了先帝臨終之前的那一刻。當時,先帝緊緊地握著他的手,用那充滿殷切期望的目光注視著他,語重心長地叮囑他一定要好好治理這偌大的大唐江山,讓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夠過上安穩而又富足的生活。

然而時至今日,他卻發現自己竟然連朝堂之上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難以自作主張!如此一來,又該如何去實現父親臨終時的那份遺願呢?又該怎樣去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呢?每每想到此處,李治便覺得心如刀絞一般疼痛難忍,眼眶也不禁微微泛起了一抹紅暈,內心深處更是充滿了無盡的無奈和深深的自責之情。

正當李治沉浸在痛苦的回憶與自我譴責之時,只聽得“吱呀”一聲輕響傳來,原來是武照輕輕地推開了書房那扇緊閉著的房門。只見她身穿著一襲淡雅清新的淡藍色羅裙,宛如一朵盛開在風中的幽藍花朵般嬌豔動人;其身姿婀娜多姿、輕盈曼妙,彷彿翩翩起舞的仙子降臨人間;再加上那張溫婉秀麗的面龐,更使得她整個人看起來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一般令人賞心悅目。

武照邁著輕盈的步伐緩緩走到李治身旁,當她看到李治獨自一人靜靜地站立在窗邊,神色顯得那般落寞孤寂時,心頭不由得湧起一陣刺痛之感。於是,她朱唇輕啟,柔聲細語地問道:“陛下,夜色已深,您為何還未歇息呢?莫不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之事,令您如此愁眉不展?”

李治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穿過昏暗的光線,終於落在了不遠處亭亭玉立的武照身上。那一刻,就好似在無盡的黑暗之中突然瞥見了一縷微弱但卻充滿希望的曙光,讓他原本沉重的心稍稍得到了些許慰藉。

他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煩悶,對著武照喃喃說道:“愛妃啊,你可算來了。朕這幾日心中煩亂不堪,躺在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