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若是做個真契書,明面上由他將劉家的地買下來,變成自己的地,到時就算被查,也是經得起推敲的。
劉地主聞言先是一愣,隨後也跟著反應了過來,褚仁這是擔心被查,同時又想狠狠宰自己一筆,可打點褚仁的那些,怎麼說都要比田稅便宜,咬了咬牙便應了下來:“那是自然,這好田地自然要交到靠譜之人的手裡,才能放心不是,這個數舉人覺得如何?”
這日劉地主和褚仁在褚家堂屋閉門聊了許久,三日後,附近村裡不少人都知曉了,劉地主賣了九十畝良田給褚家的褚舉人,一時間都羨慕不已,叮囑自己兒孫也要好生唸書,瞧瞧人家才剛中舉幾個月,這就直接成地主了。
日子過得飛快,眼見著已經進了臘月,褚家除了忙活兒著三處鋪子裡的生意,最近便一直在商量著今年過年還回不回靠山村的事兒。
沈鹿竹將手裡的賬本放下,心中默算著日子:“阿禮上次寫信回來已經是半個月前了吧,眼下不知道離沒離開涇河郡呢,也不知道年前能不能趕到下一處地方落腳。”
褚義聞言安撫道:“阿竹放心,阿禮不是說了只在涇河待半個月左右,眼下說不定已經出發了,這還有快兩旬才過年呢,有梁先生在,不會出什麼岔子的,說不定年前就收到阿禮的家書了。”
“去年就是正月前才收到的,今年若是年前都還在趕路,怕是年前收不到家書的,褚義要不咱今年別回村裡過年了?秀秀眼下也開始顯懷了,三叔每日都掛念著,留在縣城倒是能安心些。”
褚義想了想點點頭道:“正好岳母家也在,回村裡確實麻煩,就是堂爺爺還有外祖母和舅舅那邊,如今一年到頭也回不去幾次,怕是過年再不回去,會惦記著咱。”
“也是,村裡就咱們和堂爺爺家最親近,堂爺爺一家又幫了咱家那麼多,一年到頭地幫著照顧宅院,還有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們,若是今後過年都少回去,怕是該惦記了。”
褚義嘆了口氣道:“咱們倒是也沒法子顧得上所有人,這事兒阿竹別急,我找個時間和三叔再商量下,總是有辦法的。”
自打褚秀秀有孕,褚三叔確實是一直懸著一顆心的,幾日見不到,便要去一趟鄧家客棧瞧瞧,如今越是臨近年底,心中便越是憂慮。
“要是回村裡過年,我確實是有些放心不下秀秀,再來今年沈家不是也搬到縣城了,若是咱們回了村裡,鹿竹初二怕是也回不得孃家,不然這年便在縣城裡過吧。”
褚義點點頭道:“其實我和阿竹也有這打算,只不過想到堂爺爺和外祖母那邊就又有些猶豫了,不過這樣也好,家裡如今的產業大部分都在這邊,早晚要慢慢都挪到縣城來的。”
“上次回家還聽堂兄說,阿平如今越發上進肯幹了,說是要早些存夠了銀錢,也搬來縣城的,倒是不知道還要多久?”
褚三叔這話倒是提醒了褚義,堂爺爺一家搬來縣城的事兒,若是隻差在銀錢上的話,自家倒是能幫襯一把,早日搬來,大家相互間也有個照應。
褚義將自己的想法和沈鹿竹說過後,小兩口便託來縣城給自己送之前的蔣全,給褚平遞了封信。
大意是詢問褚平,堂爺爺一家對於搬到縣城這事兒,究竟是個怎麼樣的想法,若是隻是眼下缺些銀錢,自家倒是可以先借他用著。
此外還說了自家今年不打算回靠山村過年的事兒,倒時會買些年禮託蔣全帶給褚平家和崔家,擺脫褚平替他們和堂爺爺堂奶奶老兩口解釋一下,待年後秀秀這胎懷得更穩妥的時候,他們再回去。
褚平之前每次都說自己也要跟著堂兄的腳步,以後也要搬去縣城,兩家還做鄰居,可堂爺爺一家還真不像沈家一般,為這事兒特意商量過。
褚平收到信後,和元霜商量了下,小兩口自是想法一致,想搬去縣城的,只是這麼大的決定,總不能他們說了算,於是便趁著晚飯的功夫,張羅著開了次家庭會議。
“阿爺,阿奶,阿爹,阿孃,我今兒收到堂兄的信了,是託蔣家兄弟送過來的。”
錢氏聞言忙問道:“阿義好端端地寫信作甚,可是那邊出了啥事兒,不好直接叫人遞口信兒?”
見家裡人都因為錢氏的話瞧了過來,褚平連忙擺手解釋道:“沒有,阿孃你想哪去了,堂兄是說他們今年過年不回村裡了,秀秀堂妹不是懷上了,眼下正是要緊的時候,堂叔和堂兄堂嫂不放心,便打算直接就在那邊過年了,正好沈家不是我搬去了縣城。”
堂奶奶於老太太聞言嘆了口氣道:“不回來了?也是阿義他們如今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