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二月十八,庚辰日,宜祈福、開市。

在準備了一個月後,褚記喪葬的紙紮作坊終於開業了,作坊沿用了褚家老宅後院紙錢作坊的模式,沈鹿竹和林記的幾位師傅,把做紙紮的活兒,分為了若干個步驟,招來的工人分好組後,相互配合,各司其職。

每組只學習紙紮工藝的其中一部分,一來上手快,二來也為了儘量規避手藝被外傳的風險。

林庭派來的兩個管事各有所長,許管事主要負責作坊的賬目和採買,林管事就負責作坊工人們的管理,林記的幾位師傅則兵分兩路,一部分跟著沈鹿竹研發新的紙紮樣式,另一部分就帶著新招的工人抓緊生產。

二月下旬,再加上整個三月,沈鹿竹都是褚家最忙的那個,每日不是在自家西院帶著褚禮,在棺材上作畫,就是在西街的作坊,研究著新樣式的紙紮。

不過忙是忙了些,結果卻是相當令人有成就感的,趕在清明節前,除了擺滿西院的繪圖棺材,褚記喪葬的紙紮種類,已經從最開始的谷盆、招財樹和聚寶盆,擴充套件到了侍從婢女、牛馬、宅院、車轎、傢俱等十餘種,往西院的棺材鋪子一擺,花花綠綠的熱鬧得不成樣子。

清明節,沒了楊家的擠兌,褚記喪葬成了縣城裡唯一批發售賣紙元寶和銅錢燒紙的鋪子,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當初小兩口聽了林庭的建議,加入到喪葬商會的事兒了。

銅錢燒紙的做法其實並不難猜到,尤其是在楊家作坊做出來之後,這在縣城的紙錢行當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之前有楊家橫在那,又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誰敢明目張膽地和楊家搶買賣,就算知道了做法,也沒人敢去做來賣。

可隨著楊家的倒臺,有些人的心思便活泛了起來,這銅錢燒紙之前楊家賣的,褚家賣的,自家又有什麼賣不得的。

可還不等這些同行付諸行動,楊家的事情就出了後續。

全縣城的同行,誰不知道楊家是先和褚家起了衝突,隨後才被孫家牽頭,一舉擊敗的,原先大家夥兒都覺得定是楊家這次做得太過了些,惹怒了官府,孫家才趁此機會出手的,既在同行中掙得了好名聲,又賣了縣衙一個人情。

可就在楊家徹底退出縣城紙錢市場後,緊接著和楊家一起擠兌過褚家的兩個副理事就被商會開除了。

再之後褚家不僅加入到了喪葬商會,更是直接從官府手裡買下了楊家的作坊,開了如今的褚記喪葬紙紮作坊。

這一系列的事情很難不叫人產生聯想,褚家一個從村裡,剛來縣城還不到兩年的小老闆,哪裡會有這麼大的本事,除非……除非是官府和孫家都做了褚家的靠山。

對了,對了,這就對了,原來孫家和官府都是在替褚家出頭,難怪那褚家面對楊家的各種小動作,從來都不在怕的!

想通了這點,那些原本準備好了的原料,和已經招來的工人,瞬間成了燙手山芋,哪裡還敢繼續做下去,是買賣做夠了,想步楊家的後塵不成?

小兩口自是不知道那些同行們,在背後竟腦補出了這麼一場大戲,雖說孫家出手有他們在一旁推波助瀾,縣令大人知曉此事,也是丁安為了他們才捅出去的。

可無論是孫家還是辛縣令,做這事兒都有他們自己的考量,小兩口只不過是想到了各方的反應,順勢而為罷了,若說孫家和縣衙都在給褚家撐腰,那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可不管眾人都是怎麼想的,事情的結果倒是對小兩口有利得很,至少短時間內,都不會有人和褚家搶銅錢燒紙和紙元寶的生意了,也算是可喜可賀。

趕在清明節前,小兩口把自家新研究出來的紙紮,都擺了出來,還把高同山派去和宋河一起買紙錢,自己則守在西院的棺材鋪子,就是想趁著東院紙錢鋪子客流量大的時候,來一波免費的宣傳,好給自家紙紮增添些名氣。

果不其然,大部分到東院鋪子賣紙錢的,出門路過西院棺材鋪時,都會駐足瞧上一瞧,而這時就是沈鹿竹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大娘,大爺想看進來看就是了,咱家又不是那不買不給瞧的人家,都進來瞧瞧,瞧著哪個新奇,我給您介紹,都是些上墳祭祀用的,說不定眼下就有能用上的呢,現在清明節,咱家還有活動,說不定算一算,還能免費拿回去一個呢。”

大爺大娘們一聽有便宜佔,甭管是不是感興趣,那都勢必是要進去瞧一瞧了。

“你這又是人,又是牛馬的,咋還有宅子,這些都是燒給死人的?”

沈鹿竹就怕大家夥兒只是進來瞧上一眼,然後就走了,眼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