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禁軍的戰鬥力已經足夠了。
-
在剿匪之前,營地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一千戶,而一千戶是建城的最低標準,當時祝平炎忙著佈置軍務,也就沒管建城的事。
之後又打了一場亂糟糟的仗,他想調整策略來提高士兵計程車氣,卻導致營地忠誠大跌,又急忙去挽救,等忙好這一切,已經是十天後了。
第一批禁衛軍新鮮出爐,新的居民也到達營地。
這時候祝平炎才忽然發現,營地有三百戶無業人口,這些人由於沒有工作,已經窮的快要吃土,忠誠度低得可怕,再不管就要叛逃了。
他趕緊安排這三百戶就業,起碼得保證每戶都有收入,但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人口都已經飽和,總不能讓這三百入伍吧。
祝鄉一共就一千多戶,養六百兵丁,這經濟得崩盤。
這時候他才注意到一千戶可以建城,趕緊著手建城的事,想用基建提高就業率。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建城之後不需要建設什麼東西,系統贈送一道簡易的城牆,由夯土堆砌,高約三米,牆頭可供兩人行走。
這道牆的範圍可以隨意設定,祝平炎如果高興,繞地球一週也可以,不過那當然沒有什麼意義。
他最初想的是城方十里,為以後發展預留足夠的空間,但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十里方圓實在有點太大了,他所在的雖然是荒地,但畢竟距離向城只有二十里。
到時候仲達一臉懵逼的看著向城旁邊又多了一個城,派人一調查,祝鄉竟然有一千戶,還建城了,這是什麼鬼?
為了不太過惹眼,他選擇先建造一個方五里的小城,城外一里設定崗哨,驅逐靠近的陌生人,如果是無法驅逐的貴族,則傳訊主殿,讓霜兒啟動幻陣,掩蓋祝鄉實際情況。
由於霜兒不可能全天二十四小時啟動幻陣,所以祝平炎將市場設定為只對內開放,不再有外來商隊進入,這個偏僻的地方几乎也就沒人來了。
營地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工業產品,所以商業活動不能暫停,祝平炎只能自己組建三支商隊,一支遊走於附近村莊,出售工具和漁獲,換取糧食布匹,一支帶著大部分貨物進入向城售賣。
最後則是一隊商船,沿沂水而上,進入支流再匯入沐河,最後逆流而上到達莒父,在這裡待上十天半個月,將貨物售賣一空後,帶著錢財和原料返回營地。
雖然是走水路,但路線曲折,而且大部分時候都在逆流,運輸成本還是很高,不提高物價的情況下,去都城的利潤很低,反而沒有在向城賺得多。
三支商隊雖然要佔用一部分人口,但利潤反而更高了,畢竟沒有了中間商。
不過他現在也不缺人口,所以直接調了六十戶去經商。
這些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建城之後可以在城外設定村莊,他終於能解決人口過於密集的問題。
他當即將多餘的兩百多戶轉化成工人,在城外建設村莊,開墾荒地。
在人口集中的時候,由於交通限制,他無法開墾遠處的土地,但是現在可以建設村莊,他就能透過村莊將領地無限向外輻射。
當然,說是無限,但實際上到三十里外就無法擴張了。
雖說古代地廣人稀,他又選了塊荒地,但好歹是向城附近,不至於向外三十里都不見人煙。
他開墾的土地已經和附近的村子接壤,再想擴張,就只能花錢買地了。
不過短時間耕地倒也足夠,還不需要買地。
營地是揹著向城以半圓向外擴散,雖然只是多擴張了十幾裡,實際面積卻增長四五倍,更關鍵的是,越過營地周圍十幾裡的貧瘠土地,外圍都是富饒的平原。
所以實際耕地面積增長了十多倍。
莒國處於華北平原,大部分土地都適宜耕種,但他最初選擇是偏僻之處,土地貧瘠而且難以開墾,可用耕地面積不到四成,向外開墾十餘里才出三萬畝良莠不齊的耕地。
就這十里地,還是因為他把妖怪打死才能開荒,營地剛建立時,十里外正是妖物橫行的地方。
營地當初建立在一片原始森林邊上,對於現代人來說,原始森林只有十里左右,而且還在城市邊上,實在是很不可思議。
但其實原本向城周圍都是原始森林,只不過被人類砍伐開墾成了耕地,只留下這麼一小片不太適合農耕的。
營地發展之初,就是在這片森林裡到處找地方開墾田地,現在營地的田已經開到三十里外,越過森林進入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