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最快擴大人口,祝平炎不惜財政赤字,將六百農戶全部轉化成了工人,派到鄉下建設農村。
不過他猶豫再三,還是沒將士兵轉化成工人,人口問題解決後,訓練士兵也是必須要做的事。
雖然相比於土著,他擁有一定程度的優勢,但也需要先製造士兵,再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讓新兵成為老兵。
真到了打仗的時候,不說三級的精銳,他手裡起碼得有一支老兵部隊才能撐住,新兵太不靠譜了。
這三百人已經打了一場勝仗,並且在軍營中訓練了一段時間,如果把他們轉成工人在轉回來,不僅浪費錢,還耽誤了升級老兵的程序。
現在一共有九百戶工人參與建築,九百男工九百女工,還有兩千多童工,這麼多人也足夠了。
轟轟烈烈造了許多村莊,但是在第十天卻只來了幾個居民,而且這些居民都留在城內,沒有一個去鄉下的空房間。
焦急的等了一整天,一直到第二天日出,他才不得不相信,村莊裡的居民是不會重新整理的。
居民不會自動重新整理,也就代表他要去找流民填充這些村莊,可除非天下大災,他上哪找這麼多流民。
當然,營地內的居民也會自我增長,而且增長速度比正常情況快得多,以十六歲為成年標準,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在營地裡生活兩年半左右就能成年,之後就會恢復正常的時間流速。
重新整理的居民一般是一對夫妻帶2-3個孩子,營地一千多戶,就是三千多個孩子,平均計算的話,每個月都會有一百多個孩子成年。
不過實際情況當然會比計算結果複雜一點,剛重新整理的居民兒童一般是4-11歲之間,只有很少一部分超過11歲,但最高也不會超過十三歲。
如今領地裡11歲以上的兒童不超過一百個,起碼在未來半年內,自然增長是指望不上的,還得去找流民。
這時候祝同學忽然靈光一閃,又想玩騷操作了:村莊只能招募流民,而現在又沒有流民給他招募,那自己製造流民不就行了?
於是他把一戶人踢出了營地,讓這家變成了流民,然後將他們招募到村莊。
他本來其實是想把九百戶都踢出去的,不過鑑於之前所有騷操作都沒有好下場,他為了不扯蛋,決定把步子邁小一點。
事實證明,謹慎點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家子被踢出營地,雖然祝平炎沒有侵吞他們的財產,允許他們帶走私產,但是好感度依然大跌。
由於好感度是負數,此時祝平炎再想招募他們,必須給足好處才行,最終以免稅三個月為代價,將這戶人安置在了村莊裡。
當然,如果僅僅是免稅三個月,這麼幹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由於無緣無故驅逐居民,所有居民的忠誠度都下跌了,城市治安下降,他也多了一點殘暴值。
別說踢九百人,只要他敢踢一百人,居民就該暴動了。
既然武的不行,那就來文的,他頒佈了一條政令,只要肯搬去農村,可以免稅三個月。
這總算有點用,如今農業稅可是高達40%,免稅三個月的誘惑還是很大的,陸陸續續有一百多戶搬去了農村。
但這顯然不夠,不快點把這些土地佔了,萬一周圍的村子發現作亂的妖怪已經被除掉,這些好地很快就沒了。
所以最起碼他要把外圍的村莊填滿,先把這些地圈起來,然後才有時間慢慢發展。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忽然看見了蹲在街邊吃飯的奴僕。
之前勞動力飽和,而且人口可以自動重新整理,所以他根本不在乎這些俘虜,直接就把俘虜定成了奴籍。
現在再想反悔也已經來不及,對於統治者來說,朝令夕改可是大忌。
不過這裡面有政策漏洞可以鑽。
他前一段時間佈置了許多政策,但這些政策只有一個核心:軍事大於一切。
他在營地內製造階級,就是想讓從軍成為一條跨越階級的道路,任何人都可以順著這條路往上爬。
這條路的最底層可不是平民,而是被剝奪人權的奴隸。
哪怕是奴隸,只要能參軍殺敵,也能向上爬,目前營地裡還沒有奴隸,只有奴僕,奴僕再向上便是平民,所以只要這些奴僕願意參軍立功,便能擺脫奴籍。
不過這些奴僕在系統的定義中只是流民,被營地居民非法拘禁後強迫勞動。
所以祝平炎無法將這些奴僕轉化成士兵,只能招募,就像是招募居民一樣直接將流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