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平炎扣著手指在那算,有了熊大,可以去剿匪賺錢,但熊大也只是一頭熊而已,不是戰神,和一群有武器的人類戰鬥,受傷很正常,甚至有死亡的風險,而每次受傷,起碼要養傷半個月,重傷可能更久(骨傷最難癒合,但人類應該沒法把熊打骨折)。
也就是說,熊大平均一個月可以做一次任務,那除去熊大的工資,藥費,再除去祝平炎和大鵝的生活花銷,幾乎就沒了。
祝平炎一下子茫然了,那我圖什麼?
每天七八斤肉,再加上蜂蜜,要是換成糧食,至少能養活二十個人,熊的戰鬥力再強,也不可能強過二十個人,帶著二十人去剿匪好像也足夠了?
這麼想著,祝平炎看熊大的眼神就古怪起來,要不,嘗一嘗熊掌?
-
祝平炎當然沒吃上熊掌,他花了這麼多精力招降熊大,怎麼也不可能殺掉吃肉。
雖然一番計算下來,熊大是個虧本買賣,但計算永遠只是空談,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或許熊大一聲吼,這些匪徒就被嚇破膽,不戰而降也說不定。
帶著這種美好幻想,在熊大傷好之後,祝平炎就接了一個剿匪任務。
儘管有熊大這樣的頂級戰力,祝平炎還是沒打算浪,他把熊大藏起來,就去偵察了一下。
和上次那種住山洞的土匪不同,這次的土匪已經形成聚居地了,雖然都是些泥胚房,但說是小村子也沒什麼問題。
此時大概有七八個匪徒聚集在一起,一邊修理武器,一邊聊天,不時有人開懷大笑,他們周圍有兩個小孩正在玩耍,附近的河邊還有女人在洗衣服,幾乎和一個正常的村子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鐵石心腸的祝平炎並沒有被這溫馨的氣氛感染,他在仔細觀察那些人的武器,發現大部分都還是石質武器,製作也並不怎麼精良。
以前他以為石器就是用石頭隨便敲敲打打,但是當他在村裡見過製作精細的石刀之後,就徹底顛覆了之前對石器的認知。
不過再精湛的技術也敵不過時代的變遷,數萬年傳承的石器製造技術,在青銅崛起的洪流下不堪一擊,學徒鍛造的青銅,也可以輕易超過大師捶打的石器,大師自然就消亡了。
正如那些製作精良,千年不朽的傳世青銅劍,紛紛折斷於黑色鐵甲,最終成為十二金人的一部分,秦始皇終結了戰國,鐵器也終結了青銅。
自武王伐紂,至秦王一統,周王朝歷經八百年,建國時石器尚且在民間苟延殘喘,滅國時鐵器已經盛行,看過石器的巔峰,見證了青銅的一生,又親眼看著鐵器如初陽一般熠熠生輝,這文明的史詩感,實在是後世王朝所無法比擬的。
而祝平炎所在的這個虛擬時空,則是八百年周王朝的濃縮,穿著鐵甲去打一群用石器的土匪,簡直魔幻。
更魔幻的是,他竟然覺得打不贏。
之前他和三個土匪打過,差點被打死,所以他覺得自己的上限就是打兩個,這裡有七八個土匪,但一共有十一座小屋,就算一人一個屋,至少也有十一人,他解決兩個,熊大就得解決九個。
如果是赤手空拳,祝平炎自然能完全信任熊大,但哪怕是用最原始的石器,人類的戰鬥力也會飛躍式的提升。
想象一下九個人輪著石器砸過來,別說熊腦殼,鋼腦殼也給你敲爛了。
所以只要有戰鬥意志,至多犧牲一兩個人,這九人就能穩贏熊大,不過戰鬥意志這東西,實在有點摸不準。
雖然祝平炎幻想過熊大一聲吼,劫匪抖三抖,但這終究只是幻想,這群匪徒就住在深山裡,肯定經常和野獸打交道,見過熊不奇怪,殺過熊也有可能。
雖然熊大比一般的熊大上一圈,但是一聲吼就想嚇得人家丟下老婆孩子逃跑,似乎是過於奢望了。
所以腦內模擬戰打完之後,他還是決定偷襲。
-
當夜,祝平炎帶著熊大躲在牆角,被迫聽著此起彼伏的鼓掌聲,不由感慨,古人比現代人開放多了,這造孩子都能攀比上,唯恐聲音不能穿透那厚厚的泥牆。
他足足等了三個小時,不時有人重振旗鼓,再戰三百回合,所以直到聲音消失的兩個多小時後,他才敢確定這是已經散場,而不是一次較長的中場休息。
之後的潛入就要簡單多了,這些人雖然用土木搭建了房子,但是做工很粗糙,門窗更是如此,門縫能塞進去一根手指。
這種門能防野獸,可防不住人,祝平炎用腰刀一挑便開啟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