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百一十五章 過河

一層後速度大減,隨即便迎來第二層的攻擊。

祝騎的數量畢竟太少,很快就被莒軍包圍,幾乎陷入死地。

祝平炎當然不會派祝騎去送死,在騎兵後面,是下馬在橋上列陣的連弩禁衛。

騎兵衝鋒之後,五百禁衛迅速下橋,在河邊列陣,莒軍立刻以箭雨相迎,不過在祝騎吸引大部分注意力以後,禁衛的壓力並不大,舉盾硬抗也能扛得住。

原本禁衛也是騎兵,而且是最高配置的騎兵,不過在諸葛連弩出現以後,為了最大化利用諸葛連弩,禁衛就成了專職騎射,以諸葛連弩的性質來看,類似於後世的火槍騎兵。

如今的局面當然不利於騎射的發揮,所以禁衛就下馬成了射手,從友軍那借來盾牌,和祝騎一起充當了攻堅部隊。

而讓祝平炎沒有想到的是,當禁衛列陣完畢,整齊的放下盾牌,頂著箭雨取出諸葛連弩時,卻聽到對面莒軍有人驚呼:“火神弩!這麼多火神弩!”

不等禁衛開始射擊,莒軍竟然就亂了,認識火神弩的人開始不顧一切的後退,不認識的也人心惶惶。

禁衛也不明白這突然的變故,但作為軍人,只要敵人沒投降,無論是在逃跑還是迷茫,都不能放棄攻擊。

於是諸葛連弩按時齊射,莒軍在這密集的火力下死傷慘重,特別是祝騎衝鋒的地點,箭雨配合騎兵,硬生生打出一條缺口,祝騎如蛟龍入海,迅速脫出包圍,在莒軍外圍騎射,配合禁衛兩面夾擊。

諸葛連弩的外形是衝鋒槍,聯想到莒軍中有人高喊火神弩,祝平炎隱約有了猜測。

應該是有天驕曾經弄出過沖鋒槍或者類似的現代槍械,在這個世界對於法器的判斷中,衝鋒槍應該是最高階的凡品法器了,而莒軍老兵只要見識過現代槍械的威力,就明白五百把槍是什麼概念。

所以大概有十分之一的莒軍開始逃跑,這種程度混亂,如果不是雙方人數差距實在太大,莒軍大概已經崩潰了。

古代戰場上,人數就是最大的優勢,也是軍人最大的信心,一萬多人包圍著五百人,再慌也總敢碰一碰的。

然後一碰就碎了。

諸葛連弩當然是徒有其表,真實戰力比衝鋒槍差得遠了,除了威力足夠,射程、彈容量、射速、準確度,沒有一樣能比得上衝鋒槍,換彈速度相比於衝鋒槍直接換彈匣,更是慢到姥姥家了。

但起碼在十箭射完之前,諸葛連弩相當於十倍的神臂弓,也就是說這五百禁衛相當於五千神臂弓兵。

當然,五百人不可能同時射擊,實際上只有鋒線上的人能有好的射擊角度,後面的人只是準備著,等前排射擊完畢,立刻穿插上前射擊,算上左右側,同一時間的射擊人數也就只有兩百左右。

莒軍也不可能一萬多人一同射擊,射擊鋒線也就只有最內層的兩三千人而已,等同於兩千春秋時期的弓手,對戰兩千神臂弓兵。

這樣的對抗其實也沒有發生,由於莒軍人心惶惶,大部分在不清楚什麼是火神弩的情況下,沒有選擇與之對射,而是先舉盾看看情況。

雙方距離不到五十米,這個時代簡陋的木盾連神臂弓都擋不住,更遑論諸葛連弩射出的鐵失比神臂弓更強,連盾帶人直接射穿。

第一輪射擊大部分都在幫祝騎突圍,所以那一片的莒軍被打崩了,其他地方的莒軍卻沒有太大感覺。

但隨著後面的禁衛上前,第二輪射擊就把莒軍打蒙了,由於莒軍的鋒線太長,禁衛沒有選擇覆蓋鋒線,而是隻射擊自己正對面的敵人。

前排的莒軍幾乎瞬間被射倒,後面沒來得及舉盾的莒軍頃刻被射穿,第三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被前排身體中穿出的箭矢命中。

在諸葛連弩的鐵箭下,莒軍就如同遭遇狂風的麥田,一排接一排的倒下,很快就空出了一塊區域。

最驚恐的就是這塊區域旁邊的人,前一刻他們還處於人山人海之中,下一刻他們身側的友軍就成了一地屍體。

友軍的慌亂和火神弩這種未知的東西,給莒軍所有人蒙上了一層憂慮,此時這憂慮迅速變成生死大恐懼,這些人再也顧不上其他,也跟著那些老兵驚恐的逃走。

恐懼的情緒迅速在莒軍中蔓延,隨著逃走的人數量超過五分之一,哪怕什麼都沒見到的人也開始害怕。

即便死亡的恐懼沒有降臨,只要對勝利的信心開始動搖,軍團的凝聚力就會逐漸瓦解,因為沒有多少人願意打必輸的仗。

莒軍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