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上的鏖戰看似楚軍身陷重圍,但實際上卑梁軍很難對楚軍造成有效殺傷,即便是神臂弓和大鵝,也最多隻能擊傷這些楚軍天驕。
這些防禦型天驕雖然說起來攻擊力不強,但當他們的對手是凡人時,哪怕是穿著鐵甲的凡人,也同樣不堪一擊,一旦交戰,就有大批胸腔凹陷四肢斷裂的卑梁軍被拖走,雙方的戰損完全不成比例,卑梁軍幾乎是在以死換傷。
問題是這些受傷的天驕最終不會被耗死,當這些傷員想返回營地時,便會在一個證道後期的保護下直接跳下城牆,祝平炎往往會在這時候出手攻擊,但跳城牆的過程很短,最多隻能打出一道閃電。
祝平炎畢竟只是證道初期,想要一擊便擊潰證道後期的防禦型天驕,實在有心無力。
傷員在營地被治療天驕治好,再度返回城牆,替換下受傷的人。
一直到日出東方,楚軍天驕人人疲憊,但無人傷亡,而卑梁軍已經換了一批新面孔。
這是在打仗,只是勞累而不損失人員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所以楚軍一致同意繼續這麼耗下去,卑梁軍就那麼多人,遲早要被耗光。
於是這場鏖戰從早上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日落,不過倒也沒有一直在打,期間還有雙方默契的修整,都不主動攻擊。
到了晚上,雙方的停戰期越來越長,楚軍天驕實在太累了,越來越不願意主動攻擊,卑梁軍也很體貼,只要楚軍不攻擊,就不會用遠端攻擊騷擾,這導致楚軍越來越喜歡停戰期的安逸。
一直到深夜,楚軍靈臺終於不解的發問:“城中到底有多少人,為什麼到這時候他們還能維持城牆的守備?”
鍾離大夫回答:“之前和我們打仗,卑梁一共有四千人,但是似這般裝備精良的只有一千,其餘應當都是平民。”
“打了這麼久,只我們親眼所見,死傷就快一千了。”
另一個靈臺說道:“也許那些平民也在城中?”
“若是有四千人,得耗多久才能耗完,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得改變策略了。”
“現在卑梁被我們佔據,那些平民四處逃竄,家裡的青壯若是不跟在身邊,那些老弱婦孺豈不是等死,卑梁若是想留那些民兵,就必須把他們的家人也留在城裡,卑梁城可裝不下這麼多人。”
交戰之初,三個靈臺還各懷鬼胎,但隨著攻城時間越來越久,三人都有些急了。
此番進攻卑梁,若是速戰速決,那他們的對手就只是卑梁這個小城,但若是拖得久了,吳國必定派兵增援,會是誰來支援,帶多少兵力支援,一切都是未知數,為了避免吃敗仗,他們只能退走。
調動幾萬大軍攻城,最後什麼都沒得到就退走,既損失利益,也會讓他們顏面掃地。
雖然外圍的斥候還沒有傳來吳國援軍的訊息,但是很顯然拖得越久變數越多
所以在眼下這種穩紮穩打就能獲勝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決定冒險做出些改變。
-
在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鏖戰後,祝平炎也極度疲憊,他已經不會像之前一樣頻繁的攻擊,而是隨緣打出一兩道閃電。
當他睜開睡意朦朧的眼睛,再次打出一道閃電的時候,卻發現楚軍竟然被打了下去,他疑惑了半秒,然後瞬間清醒。
楚軍終於不打算再耗下去了。
這段時間楚軍想用消耗戰穩紮穩打的贏,實際上祝平炎他們也想這麼一直打下去。
那些受傷被抬走的卑梁軍,正常情況下肯定是死定了,但是有小白在,傷兵的身體很快就能恢復,有卑梁伯在,傷兵也不會因為之前的經歷有畏戰之心。
卑梁城內根本就沒有民兵,只有一千卑梁軍和一百祝軍,全靠小白不斷的救治才讓局面撐到現在。
小白不愧是姜太公血脈,他的治療能力在同境界無人能及。不過也可能是他早就適應這種高強度治療凡人的情況。
雖然在這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卑梁軍被直接打死,但是依照這樣的死亡率來算,就是撐一個月也沒什麼問題。
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這種鏖戰都不可能持續那麼久,小白扛不住,楚軍的這些天驕也扛不住,那三個靈臺不可能傻到一個月都看不出端倪,吳軍的支援也不可能一直不來。
卑梁缺人,但最缺的是時間,所以卑梁城裡的所有人都願意這麼拖下去。
可惜只拖了一天。
為了防止更多天驕爬上城牆,祝平炎瘋狂的用閃電轟炸,雖然已經有一些攻擊型天驕上了城牆,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