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百九十五章 神臂弓

盔甲都極其強大,說是札甲防禦力的巔峰也不為過。

排除鍊鋼技術導致的甲片強度變化,即便是幾百年之後的明清布面甲,在防禦力上也不會超過宋甲。

當然,時代總是在進步,明清布面甲的優勢在於成本更低,維護方便,重量也更輕。

但是就防禦而言,也只有工業時代的板甲能超越宋甲了。

盔甲與武器一向是共同進步的,宋朝時大量出現骨朵、鏈枷這類鈍器,就是為了應對日益強大的盔甲。

弩也是同理,如果此時的弩無法射穿此時的盔甲,那弩的存在就毫無意義,所以宋朝出現了大量重弩。

單論威力,單人弩的極致應該是克敵弩,“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再想加威力就只能上床弩了。

克敵弩改進自神臂弓,不過並沒有神臂弓那麼普及,就祝平炎製造出的克敵弩來看,原因可能是射速。

克敵弩追求極致的殺傷力,能一箭洞穿披甲戰馬,但這種弩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即便是祝平炎的二級老兵,也只有臂力過人的能用,而且射速極慢,兩軍交戰,射出一發就很難有後續了。

這種弩用來對付天驕其實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用途太過單一,祝平炎沒有大規模裝備,這次也就沒有帶。

說到宋弩,就不得不提神臂弓。

神臂弓,實則弩也,歷史上的神臂弓已經失傳,無人知道具體樣子,不過祝平炎製造出的神臂弓是一種偏架弩,可以像弓一樣豎著射擊,解決了弩射擊密度低的缺點,不過射速上還是不如弓。

神臂弓雖然沒有克敵弩那麼極致,不過克敵弩只能作為特種兵器,更均衡的神臂弓卻可以作為主戰兵器,祝軍步兵最主要的遠端武器就是神臂弓。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神臂弓的威力也足夠了。

古書中對神臂弓的描述是“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一些人將之解釋為射五百多米遠後,可以將箭身一半射入榆木,這就有些太誇張了,小口徑步槍都很難達到這種程度。

起碼從祝平炎製造出的神臂弓來看,前後兩句應該是並列關係,最遠可以射到五百多米,有效射程內能將箭支一半射入榆木。

神臂弓在作戰時的射程是120步,也就是180米,如今手持神臂弓的祝軍距離楚軍至多五十米,在這個距離下,射穿常規鐵甲毫無難度,天驕的身體強度超過凡人,但只要不是強化系,還是會被一箭射穿。

唯一可惜的大概就是神臂弓數量太少,騎兵一般不會裝備弩,因為輕弩不如弓,而重弩體積太大,又需要用腰力拉開,在馬上使用很不方便。

所以這次祝平炎雖然帶了一百騎兵,但只有三十架神臂弓,其他騎兵只能用弓,而騎兵弓射穿皮甲很容易,射穿天驕們的盔甲就有些吃力了。

不過這麼一小段城牆,天驕還不到十人,祝平炎幹掉一個,大鵝幹掉一個,剩餘的天驕每人身上都有四五支箭,死得非常透徹。

天驕一死,楚軍士氣大跌,再加上真實實力本來就存在差距,被一路攆回了城頭,在卑梁軍的逼迫下,很多楚軍不是被殺死的,而是被同伴擠的掉下城牆。

一眾大夫見到自己的屬下被屠殺,紛紛大怒請戰,考慮到此處的陣法已經被破壞,指揮官也覺得可以讓證道上城牆開路。

不過當這些證道趕往前線,卻發現楚軍爭相撤退,將來路堵塞,根本無法登城。

幾個會飛的天驕不受此限制,各種各樣的攻擊砸向卑梁軍,同時大聲呵斥楚軍進攻。

他們之前沒有參戰,所以並不知道卑梁軍是怎麼解決前一批天驕,不過他們並沒有太在意,覺醒期天驕被凡人解決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

在戰場上,任何大意都將付出代價。

在這些證道攻擊卑梁軍的時候,祝平炎的反擊也到了,先是一輪箭雨試探,一些天驕靈活閃避,一些天驕看不起凡人的弓箭,用法器硬抗。

祝平炎和大鵝的攻擊速度更快,特別是祝平炎,幾乎無法閃避,所以他們攻擊那些靈活的天驕,而神臂弓則集中解決那些用法器硬抗的。

祝平炎早就實驗過神臂弓射擊法器的效果,以普及率最高的法器做實驗,證道中期可以抗住五支箭,證道後期更強一些,但由於法器限制,最多也只能抗住七支箭。

同等價位,基本沒有超過這個數值的,一些價格更低的法器甚至連一支箭都扛不住,當然也有些價格高昂的法器突破了神臂弓的上限,無論如何都不能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