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臺輪流防守,進攻士兵輪流跟換,讓田軍的攻勢從不間斷。
然而紅衣大炮加入戰場後,田軍靈臺的壓力忽然提高了數倍。
一方面是祝軍的攻擊總強度增加,所有靈臺的壓力都提高,另一方面是單次攻擊的強度提升,一部分靈臺扛不住了。
即便田氏準備多年,靈臺也始終是稀缺資源,能大範圍庇護己方的靈臺更少。
許多參與防禦的靈臺都是靠靈器,而且大部分靈器的質量也都不太高,能扛住弗朗機炮,卻扛不住紅衣大炮。
而當一個進攻位置出現兩臺或者更多紅衣大炮,24小時不間斷的防禦就再也無法維持了。
田軍不得不撤退修整,等待靈臺恢復後再進攻。
很顯然,田軍撤走之後,田氏的城牆也會被轟碎。
城牆本身倒是無所謂,反正土系天驕出手,幾分鐘就能修復。
麻煩的是城牆上木板床弩流星錘之類的工具。
一切要攻向介城城牆的東西都要由凡人制作,甚至於材料也只能由凡人吊上去。
所以只要田氏的進攻中斷了,每天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安裝和拆卸這些東西,實際進攻時間就更少了。
於是一切彷彿回到了之前,田氏不停更換主攻位置,祝軍拖著紅衣大炮滿城牆跑。
田軍依然沒有任何進展,祝軍卻出了問題。
缺人。
雙方斷斷續續打了一個月,田氏死傷得有三四萬,其中有一半還能救回來,另一半就直接死了。
與之相比,祝軍的損失要低得多,而且極大多數都是受傷,直接死亡的很少,由於盔甲精良以及太醫令的加持,被床弩命中都有不少人倖存。
小白走了之後,派來一個治療靈臺。
治療類天驕本就少,靈臺就更少了,這種人在齊國這樣的大國也沒幾個,小白還是很夠意思的。
這個靈臺提供的加成比之前小白高很多,但在實際治療中,表現的卻也不比小白強多少。
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是個人能力。
小白身為齊國公子,同境界內,本就沒有治療天驕能比得上他,所以為了保證祝軍的戰鬥力,他只能送個靈臺過來。
可是這個靈臺更擅長治療天驕,而不是成千上萬的凡人。
這也算是時代的選擇,一個治療凡人的天驕,很難成為靈臺。
其二是主觀意願。
這個時代的天驕或多或少都會看不起凡人,讓一個靈臺日夜不停的治療凡人,這位太醫令是有很大牴觸情緒的。
小白也不曾看得起凡人,他之所以肯盡心盡力的給祝軍治療,是因為這實實在在提升了他的實力。
況且跟著祝軍南征北戰,小白認識很多人,不說有多深的友誼,起碼也是個熟人。
而這位新太醫令一來就是靈臺,想讓他感受到實力提升,那得要很長時間,祝軍在他眼裡也都只是陌生人。
所以在半個月的高強度治療之後,太醫令就扛不住了,他沒法像小白那樣為了治療凡人而累到虛脫。
對於一個認真工作但是不拼命工作的員工,祝平炎也不能說什麼。
於是在後半個月,只有重傷垂死才會讓太醫令親自出手,大部分傷員都交由醫療兵處理。
醫療兵也能加速傷勢癒合,卻不如天驕那般立竿見影,祝軍的傷員開始不斷增加。
在一個月前,祝軍還能預留一支後備軍應對突發情況,現在能戰鬥的全上城牆都有些不夠用了。
就在這時候,終於有一個好訊息出現。
城內有一批人願意幫助守城。
然而祝平炎卻皺起眉頭,不會是田軍的內應吧?
攻城戰中,城內百姓協助守城是很正常的事,只不過這裡是田氏的城池,城中百姓要是有武器,組織起來偷襲祝軍都有可能,怎麼會有人幫助祝軍守城?
面對祝平炎的質疑,這些人自稱齊國公族,被田氏關押在介城,若田氏奪回介城,他們也沒有好下場。
如今祝軍是小白的盟友,也就是他們的盟友,他們也想為守城出一份力。
不過聽這些人的意思,不太想上城牆廝殺,更願意做搬運東西的苦力。
就是這些人願意,祝平炎也不放心讓他們上城牆,他們可沒法融入祝軍的作戰體系。
幫忙搬東西也能緩解祝軍的人員壓力,祝平炎擔憂的依然是這些人是否可信。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