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子在回去的路上,順手挑了一塊適合雕刻的石頭,用手指重新雕刻神像。
祝平炎的選擇非常正確。
如果他不潛行直接發動攻擊,莒子便能擋下閃電,而如果潛行攻擊的是祭壇上的其他目標,也只是影響祭壇的品質而已。
無論祭壇多麼破敗,如果他不考慮神靈憤怒的可能,強行祭祀,同樣能召喚神靈。
只有破壞神像,他在不知道神靈真名的情況下,已經從事實上無法溝通神靈了。
所以他只能先解決祝平炎,然後重新雕刻神像。
這會浪費他很長時間。
不過結果不會改變,祝平炎沒有援兵,無論他以什麼理由從曲沃找幫手,當那人見到祭壇時,都會聯想到前段時間的神靈通緝。
在這種情況下,找的幫手最終也只會淪為共犯。
所以莒子並不憤怒,只是嘆息,這真是一個頑固的人。
他走的很慢,當他回到祭壇時,手中已經有了第二個神像。
將神像放好之後,他就開始整理自己的儀容,身上的衣服被閃電燒焦好幾處,不過最重要的禮服完好無損,倒也不影響祭祀。
而當他穿禮服的時候,被封住異能,以精鋼鎖鏈捆在祭壇上的大鵝,手中正這抓著一根投槍。
彗星襲月本是刺客異能,發動時應該悄無聲息,當能見到那聲勢浩大的彗星,也已經遲了。
然而大鵝的實力還是太低了,哪怕是彗星襲月這樣的神級暗殺異能,也沒法讓一個證道悄無聲息的殺死巔峰靈臺。
所以莒子穿衣的動作停了一下,回頭看向大鵝,以及那顆彗星。
“我知道它,沒有意義。”
大鵝是祝平炎教出來的,所以她說的話也和祝平炎一樣:“不試試怎麼知道。”
彗星襲月,證道殺靈臺。
在大部分傳說故事中,試試的人總會成功。
但在現實中,‘不試試看怎麼知道’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了機率。
大部分人都失敗了。
畢竟成功的才是故事,才能被後人聽到,他們腳下更多的失敗者,往往無人問津。
“不愧能弒君,要是被打中了,我還真有可能被一個證道殺死。”
莒子將大鵝按在祭壇上,拿出第二張符文,封印其異能。
結束了?
莒子心中閃過一絲疑惑,為什麼仍有一種壓迫感?
大鵝身下的影子中,忽然伸出一柄劍,刺向莒子的心臟。
莒子全力側身閃避,胸口被切開一條長長的傷口,卻總算避免一劍穿心。
他急忙後退,那影子也追殺而來,手中黑色霧氣凝聚為一杆長槍,一槍刺來。
他急忙雙手握槍,在咽喉前停住了槍尖。
那影子還在前刺,不過他已經不再慌張,影子的力氣比祝平炎更大,但還是不如他。
然而在雙方角力的時候,那長槍忽然化為黑霧消失了,他往前踉蹌時,那黑影卻順勢挺劍刺來。
危機關頭,他只能強行抓住劍鋒,疤痕還沒完全消失的手掌再次被切開。
幸好不是所有兵刃都像祝平炎那古怪匕首一般鋒利,他雙手雖然鮮血淋漓,總算抓住了劍鋒。
正當他要反擊時,一顆彗星襲來,他只能再躲避彗星。
祝衛回到大鵝身邊:“可惜沒殺掉他。”
祝衛能和大部分靈臺中期一戰,而靈臺中期的武將,都能穩贏莒子。
但是祝衛打不過莒子。
因為祝衛和靈臺戰鬥,靠的是壓制靈臺的異能,莒子的異能在戰鬥中其實是毫無用處的,他的戰鬥力完全來自巔峰靈臺的強悍肉體。
對於祝衛來說,最麻煩的對手就是強化系,因為靈力壁壘的保護,肉體力量是最難被壓制的。
當祝衛救出無人看守的大鵝,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走,得知祝平炎被抓走後,才決定冒險一戰。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莒子要殺祝平炎,當場就殺了,既然他帶走了祝平炎,肯定是將其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作為人質。
祝衛和大鵝此時能逃走,之後為了救回祝平炎,還是要與莒子一戰。
既然戰鬥不可避免,自然就不能放過偷襲的機會。
偷襲的成果並不好,沒能殺死莒子,也沒能使其重傷。
不過作用還是有的,莒子左胸受創,深可見骨,胸大肌被切開後,左臂也被廢了一半,雙手也鮮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