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是日本傳統格鬥術結合琉球武術唐手而形成的,起源於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國武術傳入琉球,結合當地武術琉球手發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將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鬥技與唐手相結合,最終形成空手道。空手道當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等多種技術,空手道比賽專案有套路賽(型)和格鬥賽(組手)兩種,而在組手中一方有效進攻導致對手瞬時喪失戰鬥能力或重心明顯移動為得分標準。
空手道在二戰之後透過美軍宣傳而在全世界廣泛傳播,一九九四年日本廣島第十二屆亞運會空手道首次成為正式比賽專案,現在組手現已脫離空手道體系,朝綜合格鬥方向發展。
可以說,因為隨著空手道競技比賽的不斷演變,這門古武術已經成為了一種現代搏擊,相比於原地踏步的其他古武術,它更適合實戰。
但現在大部分極真的比賽規則中依然不允許對頭部的打擊,因此突刺和踢技在打擊中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踢人膝蓋窩,更是在組手中尋常能見。
後來中國的武學大師李小龍的截拳道融合了多種武道精華,在深入研究空手道後,出現了以腿腳的快捷,踢擊敵人膝蓋的方式以達到消除與敵人臂展差距進行有效攻擊的目的。
而陸晨這一手更接近於空手道,攻擊對方的膝蓋窩,這也是他腦子裡的《空手道精解》的內容,再加上他所看過的李小龍電影,因此在對付臂展相差不大的對手時候,他以快打慢,出其不意地撂倒了敵人。
以強勝弱或者以弱勝強其實就沒什麼精彩的,往往就是一擊必殺,只不過以弱勝強的機會少得可憐。
陸晨這一年來雖然忙著打工,但他的修行卻從沒落下。
中國武術的傳統概念就是功夫,寫字需要功夫,喝茶需要功夫,做菜需要功夫,甚至連睡覺都需要功夫……說白了,這些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都需要人在各方面中調動自己的肌肉,神經,平衡,眼力等要素,從而完成自己的工作,把事情做好並不叫做功夫,但是把事情做得完美,那才是真功夫了。
陸晨在一年的時間裡,幾乎成為了凌城打工仔的王者,但他不是為了恰錢過日子,如果為了恰錢,他可以偷電瓶車養那些孩子……不對,總之就算不打工,他還是有其他手段弄到錢,就是沒那麼光明正大而已,作為輪迴空間的生存者,他並不在乎。
直到有天陸晨看到某個店鋪的招聘廣告,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廣告內容不重要,只是上邊的字很特別,這些字在書法上沒有任何亮點,可是……這些字幾乎就是陸晨之前在地球中用印表機打出來一般,機械性的整齊規範。
那時候陸晨欣喜若狂,以為遇到了來自地球的老鄉,而且對方可能還帶著什麼現代化機器的掛佬——自己終於可以傍上大腿了!
可是陸晨找到了廣告的製作者,卻發現那是一位老先生,而廣告上的字全是老先生用手一筆一劃寫出來。
知道了這個真相後,陸晨訝異了老半天,他彷彿在冥冥中悟出了什麼,陸晨於是停止自己那些各種瞎折騰,應聘了老先生的工作,為老先生跑腿的同時悄悄學習老先生的寫字。
從此以後,陸晨開始默默關注整個凌城的三教九流,只要看到對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他都會想辦法去幫這些人打工。
沒錯,陸晨就是要學功夫。
失去老爸陸繼業的指導,陸晨這些日子武功似乎遇到了瓶頸,如果繼續墨守成規,陸晨估計自己到死也達不到老爸的高度。
這樣下去,別說救回老爸老媽了,就連陸晨自己都會小命不保,他常常夜不能寐,反覆思索自己的前途。
“老爸一直說我能超越他,這怎麼可能,世界上哪有像他這樣的啊?”陸晨習武之後,才知道陸繼業有多妖孽,他閉上眼睛,希望能夠摸出陸繼業的想法。
“老爸為什麼能變得那麼厲害?”陸晨這段時間經常反覆回憶自己與陸繼業接觸的點點滴滴,他自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天才,他只是希望從老爸身上摸索到變強的訣竅。
“沉迷?全身心投入?悟性?中二?還有……魔改?”陸晨分析了陸繼業的特點,得到以上的要點。
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陸晨已經知道,他卻沒有特別點出來——那就是對自己的愛。
如果陸繼業不是為了拯救陸晨,他也不會有決心和動力把這條路堅持走下去,走到了連他自己也料所不及的高度。
這份深沉的愛,陸晨捫心自問,也不敢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