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們帶來災禍。”女子這才出門,馬母看著她向西走去。
又過了幾天,西巷的呂老太太來到馬家,對馬母說:“鄰居家的女兒董蕙芳,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她自願嫁給您兒子為妻,您為什麼不答應呢?”馬母把自己心中的疑慮詳細地告訴了呂老太太。呂老太太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事呢?如果有什麼差錯,責任都在我身上。”馬母聽了非常高興,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呂老太太走後,馬母趕忙打掃房間,鋪好床鋪,準備等兒子回來後,就去迎娶董蕙芳。天色將晚的時候,董蕙芳輕盈地自己來到了馬家。她走進屋子,向馬母行禮,舉止端莊,禮數週全。董蕙芳告訴馬母:“我有兩個婢女,沒有得到您的允許,不敢讓她們進來。”馬母說:“我們母子倆守著這窮家破屋,也不習慣使喚婢女僕人。每天賺點微薄的收入,僅僅夠維持自己的生活。現在多了一個新媳婦,她嬌弱不能勞作,只坐著吃飯,我還擔心吃不飽呢;要是再加上兩個婢女,難道她們能喝風就活下去嗎?”董蕙芳笑著說:“這兩個婢女來了,也不會讓您額外花費錢財,她們都能自己解決吃飯的問題。”馬母問:“那婢女在哪裡呢?”董蕙芳便呼喚:“秋月、秋松!”聲音還沒落,忽然像飛鳥一般,兩個婢女已經站在了面前。董蕙芳讓她們伏地向馬母叩拜。
不久,馬二混回到家中,馬母趕忙迎上去,把事情告訴了他,馬二混心中暗自歡喜。他走進房間,只見裡面雕樑畫棟,裝飾華麗,如同宮殿一般,室內的桌椅、屏風、簾幕,光彩奪目,令人眼花繚亂。馬二混驚訝至極,嚇得都不敢進去。董蕙芳走下床,微笑著迎接他,馬二混見她美若天仙,更加害怕,連連後退。董蕙芳拉著他的手,讓他坐下,溫柔地與他交談。馬二混沒想到自己能有這樣的福分,高興得有些不知所措。
馬二混起身,想要出去買酒招待妻子和客人。董蕙芳阻止他說:“不必去了。”隨後,她命令兩個婢女準備酒菜。秋月拿出一個皮袋,拿到門後,“格格”地搖晃了幾下。然後伸手從袋子裡取東西,不一會兒,就拿出了盛滿酒的酒壺和裝滿烤肉的盤子,各種美味佳餚香氣四溢。
晚上睡覺的時候,馬二混發現床上鋪著華麗的毛毯和錦被,溫暖柔軟,非常舒適。第二天早上,馬二混出門一看,自家的茅屋依舊,沒有任何變化。母子倆對這一切感到十分驚奇。
馬母來到呂老太太家,想要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進門,她就先感謝呂老太太的媒妁之恩。呂老太太驚訝地說:“我好久都沒去拜訪您了,哪裡有鄰家女子託付我做媒的事呢?”馬母更加疑惑了,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呂老太太聽後,大吃一驚,立即和馬母一起去看望新媳婦。
董蕙芳笑著迎接她們,極力稱讚呂老太太促成了這樁婚事。呂老太太看到董蕙芳容貌美麗,舉止優雅,驚訝得瞪大眼睛,呆呆地看了很久,也分辨不出真假,只是連連點頭。董蕙芳送給呂老太太一件白木做的撓癢癢的工具,說:“我沒有什麼可以報答您的恩情,姑且把這個送給您,讓您用來撓背吧。”呂老太太收下後回到家,仔細一看,那撓癢癢的工具竟然變成了白銀。
馬二混自從娶了董蕙芳,家裡的狀況頓時煥然一新。箱子裡裝滿了無數的貂皮大衣和錦繡衣服,任憑馬二混挑選穿著。然而,一走出房間,身上的衣服就又變成了普通的粗布衣服,只是穿起來又輕又暖和。董蕙芳自己穿的衣服也是如此。
這樣過了四五年,董蕙芳忽然對馬二混說:“我被貶到人間已經十多年了,因為與你有緣,所以才暫時留在這裡。現在我要離開了。”馬二混苦苦挽留她,董蕙芳說:“你還是另選一個好妻子,讓她來侍奉你,守護這個家吧。我每年會來看望你一次。”說完,董蕙芳就消失不見了。
馬二混後來娶了秦氏為妻。三年後的七夕節,馬二混和妻子正說著話,董蕙芳忽然走了進來,笑著說:“新媳婦相處得很愉快吧,難道就不想念舊人了嗎?”馬二混驚訝地站起來,悲傷地拉著她坐下,傾訴著自己的思念之情。董蕙芳說:“我剛才送織女渡河,趁著這個機會來看望你一下。”兩人相互依偎,有說不完的話。忽然,天空中有人呼喊董蕙芳的名字,她急忙起身告別。馬二混問是誰在叫她,董蕙芳說:“我剛才和雙成姐姐一起來的,她等得不耐煩了。”
馬二混送董蕙芳出門。董蕙芳說:“你能活到八十歲,到時候,我會來收你的屍骨。”說完,她就消失了。如今馬二混已經六十多歲了。他這個人只是樸實木訥,並沒有其他特別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