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虎神
在郡城的東邊,有一座東嶽廟,它坐落在城南的外郭之地。東嶽廟的大門左右兩邊,矗立著兩尊一丈多高的神像,民間俗稱“鷹虎神”。這兩尊神像面目猙獰,讓人看了心生畏懼。
廟裡有個姓任的道士,每天雞一叫,他就會起身焚香誦經。有個小偷事先偷偷藏在了廟宇的走廊裡,等著道士起身離開。等道士一起身,小偷便悄悄潛入道士的寢室,開始翻找財物。可惜寢室裡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小偷只在草蓆底下找到了三百文錢,便把錢揣進了自己的腰間。他開啟門,準備逃到千佛山去。
小偷一路向南逃竄了好一陣子,才跑到千佛山下。這時,他看見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從山上走下來,那男子的左臂上站著一隻蒼鷹,恰好與小偷迎面相遇。小偷湊近一看,只見那男子面色如同銅青一般,隱隱約約和廟門裡常見的“鷹虎神”很像。小偷頓時驚恐萬分,嚇得蹲在地上,渾身顫抖。
那神怪驚訝地喝道:“你偷了錢,還想往哪裡跑!”小偷聽了,心裡更加害怕,不停地磕頭求饒。神怪一把揪住小偷,讓他回到廟裡,還命令他把偷來的錢都倒出來,然後跪在那裡守著。
過了一會兒,道士做完了早課,回頭一看,又驚又怕。小偷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偷錢的經過說了出來。道士收下了那三百文錢,然後把小偷放走了。
王成
王成是平原地區一箇舊世家的子弟。他生性極其懶惰,家境日益衰敗,到最後只剩下幾間破舊的屋子。他和妻子只能睡在粗糙的牛衣之中,夫妻倆常常相互指責,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當時正值盛夏,天氣酷熱難耐。村外原本有一座周氏的園子,如今園子的圍牆和房屋都已倒塌,只剩下一座亭子。村裡很多人都寄宿在這個亭子裡避暑,王成也在其中。
清晨,其他睡覺的人都早早離開了。直到紅日高懸,三竿之高,王成才慢悠悠地起床,磨磨蹭蹭地想要回家。突然,他看見草叢中有一股金釵,便撿起來仔細檢視,只見金釵上鐫刻著細小的文字:“儀賓府造”。王成的祖父曾是衡王府的儀賓,家中的舊物很多都是這種款式,於是他拿著金釵,心裡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忽然有一位老婦人前來尋找金釵。王成雖然一直貧窮,但性格耿介,毫不猶豫地將金釵拿出來還給了她。老婦人非常高興,對王成的高尚品德讚不絕口,她說:“這金釵本身值不了多少錢,可它是我已故丈夫的遺物,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王成好奇地問:“您的丈夫是誰?”老婦人回答道:“我的丈夫是已故的儀賓王柬之。”王成驚訝地說:“那是我的祖父啊!我們怎麼會如此巧合地相遇呢?”老婦人也吃驚地說:“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我是狐仙。百年前,我與你的祖父情意深厚。你祖父去世後,我就隱居起來了。這次路過這裡不小心遺失了金釵,恰好被你撿到,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王成也曾聽聞祖父有一位狐仙妻子,所以相信了老婦人的話,便邀請她到自己家中做客。老婦人答應了他。
王成回到家,叫妻子出來拜見老婦人。妻子穿著破舊的棉衣,面色如菜般蠟黃,十分憔悴。老婦人感嘆道:“唉!王柬之的孫子,竟然貧困到這種地步啊!”她又看了看破敗的灶臺,上面沒有一絲炊煙,說道:“家裡的生計都成這樣了,你們靠什麼維持生活呢?”王成的妻子便詳細地講述了家中的貧困狀況,說著說著,不禁嗚咽哭泣起來。
老婦人把金釵遞給王成的妻子,讓她先拿去典當換錢買米,還說三天後會再來相見。王成挽留老婦人住下,老婦人說:“你連自己的妻子都養不活,我在這裡,大家一起對著空屋子生活,又有什麼好處呢?”說完便徑直離開了。
王成把老婦人的來歷告訴了妻子,妻子聽後非常害怕。王成稱讚老婦人的情義,讓妻子姑且把她當作長輩侍奉,妻子答應了。
過了三天,老婦人果然來了。她拿出幾兩銀子,讓王成去買了一石小米和一石麥子。晚上,老婦人與王成的妻子同睡在一張短榻上。起初,妻子很害怕老婦人,但觀察她的心意非常誠懇,便漸漸不再懷疑她。
第二天,老婦人對王成說:“孫子啊,你可不能再懶惰了,應該做點小生意。只坐著吃閒飯,這日子可長不了啊。”王成告訴她自己沒有本錢。老婦人說:“你祖父在世的時候,金銀財寶隨便取用。我作為一個世外之人,不需要這些財物,所以沒有多拿。積攢下來的買花粉的錢有四十兩,至今還儲存著。放著這麼久也沒什麼用,你可以拿去全部買成葛布,儘快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