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秋
萊州有個叫彭好古的秀才,在一處離家頗遠的別墅讀書。中秋佳節,他沒能回家,獨自待著,倍感孤寂。他尋思村裡沒什麼能一起暢談的人,只有丘生算是本地的名士,可丘生向來有些見不得人的惡行,彭好古一直很鄙視他。月亮升起後,彭好古愈發覺得百無聊賴,無奈之下,只好寫了封信邀請丘生過來。
兩人正喝酒時,傳來敲門聲。書童出去開門,原來是一位書生,說要拜見主人。彭好古趕忙離席,恭敬地把客人迎進來,相互作揖後圍坐在一起,接著便詢問客人的籍貫住處。客人說:“小生是廣陵人,和您同姓,字海秋。在這美好的夜晚,獨自待在旅店裡,實在苦悶。聽聞您高雅不凡,便冒昧前來拜訪。”彭好古打量他,只見這書生穿著整潔的布衣,談笑間盡顯風流氣質。彭好古大喜,說道:“原來我們是同宗。今晚真是個特別的日子,竟能遇到您這樣的佳客!”當即吩咐擺酒,款待得如同多年老友。
彭好古察覺到,海秋似乎很看不起丘生,丘生仰頭與他攀談,海秋總是傲慢無禮。彭好古替丘生感到尷尬,便岔開話題,提議先唱首通俗的歌曲助酒興,於是他仰天輕咳兩聲,唱起了《扶風豪士之曲》,大家這才又歡笑起來。
海秋說:“我不擅長音律,無法回應您這高雅的歌聲。能否請人代勞呢?”彭好古說:“聽您的吩咐。”海秋又問:“萊州城裡有沒有出名的妓女呀?”彭好古回答:“沒有。”海秋沉默了許久,對書童說:“剛才叫了個人,就在門外,你把她帶進來。”書童出去,果然看到一個女子在門外徘徊,便將她領了進來。女子看上去十六七歲,容貌宛如天仙。彭好古驚訝萬分,扶著她坐下。女子身著柳黃色的披肩,身上的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海秋關切地問候:“讓你從千里之外趕來,很辛苦吧!”女子含笑點頭。彭好古覺得十分詫異,便追問緣由,海秋說:“你們這兒苦於沒有佳人,我剛才從西湖的船上把她喚來了。”接著對女子說:“剛才在船上你唱的《薄倖郎曲》非常好聽,請再唱一遍。”女子便唱道:“薄倖郎,牽馬洗春沼。人聲遠,馬聲杳;江天高,山月小。掉頭去不歸,庭中生白曉。不怨別離多,但愁歡會少。眠何處?勿作隨風絮。便是不封侯,莫向臨邛去!”海秋從襪子裡拿出玉笛,隨著歌聲吹奏起來,一曲唱罷,笛聲也戛然而止。
彭好古驚歎不已,說道:“從西湖到這兒,何止千里,瞬間就能招來,您莫非是仙人?”海秋說:“哪敢稱仙,只是在我看來,萬里之遙就如同自家院子一樣近。今晚西湖的風光月色,比往日更加美妙,不可不去觀賞一番,你願意一同前往嗎?”彭好古一心想見識他的神奇本事,便答應道:“那太好了。”海秋問:“乘船去,還是騎馬去?”彭好古覺得乘船更為安逸,便回答:“願意乘船。”海秋說:“在這裡叫船太遠,天河中應該有渡船。”於是他伸手向空中招呼:“船來船來!我們要去西湖,不會吝惜船錢的。”沒過多久,一隻綵船從空中飄落而下,周圍雲霧繚繞。眾人紛紛登上船。只見船上有一人手持短槳,槳的末端緊密排列著長長的羽毛,形狀類似羽扇,那人一搖槳,清風便徐徐吹來。船緩緩上升,進入雲霄,朝著南方飛馳而去,速度快如離弦之箭。
沒過多久,船就降落在水面上。只聽見各種樂器聲嘈雜熱鬧,鳴響喧鬧。彭好古走出船艙一看,月光映照在浩渺的煙波之上,湖面上游船如織,熱鬧得如同集市一般。船伕停下船槳,任由船兒自在漂流。仔細一瞧,這真的就是西湖。海秋從船艙後面拿出珍奇的菜餚和美酒,眾人歡快地相對而飲。
過了一會兒,一艘樓船緩緩靠近,與他們的船並肩而行。彭好古隔著窗戶往裡窺探,只見裡面有兩三人正在一邊下棋,一邊高聲談笑。海秋向女子舉起一杯酒,說道:“喝了這杯酒,送你回去。”女子飲酒之際,彭好古滿心不捨,在一旁徘徊不去,生怕她就此離去,忍不住用腳輕輕碰了碰她。女子眼波流轉,含情回望。彭好古愈發心動,便詢問能否日後再相見,女子說:“若是你想見我,只要打聽娟孃的名字,沒有人不知道的。”海秋隨即把彭好古的綾巾遞給女子,說道:“我替你們定下三年後的約會。”說完,便站起身,將女子託在手掌中,喊道:“仙人啊,仙人!”接著便攀住鄰船的窗戶,把女子送了進去。那窗戶如同盤子一般大小,女子俯身像蛇一樣遊動著鑽了進去,竟然一點也不覺得狹窄。
不一會兒,就聽到鄰船上有人說:“娟娘醒了。”那艘船便悠悠盪開離去。遠遠望去,只見那艘船已經靠岸,船上的人紛紛下船離開。彭好古的遊玩興致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