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城裡,有個叫方棟的讀書人,他在當地小有名氣,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常常受到人們的誇讚。然而,方棟雖然有才,為人卻輕佻放蕩,平日裡不注重禮儀規矩,行為舉止頗為隨意。每當在田間小路上看到出遊的女子,他總會忍不住耍些輕薄的手段,悄悄地跟在人家後面,做出一些令人不齒的舉動。 清明前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方棟閒來無事,便獨自漫步到城郊。一路上,他欣賞著路邊的美景,心情格外舒暢。
正走著,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輛裝飾華麗的小車,車身上覆蓋著紅色的帷幕,車篷上繡著精美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車旁有幾個身著青色衣服的婢女,她們不緊不慢地跟在車後,姿態優雅。 在這些婢女中,有一個婢女騎著一匹小巧的馬匹,她容貌出眾,容光煥發,美得讓人移不開眼睛。方棟心中一動,不由自主地慢慢靠近,想要看得更清楚些。當他離得近了,驚喜地發現車幔大開著,車內坐著一位年約十六七歲的妙齡女郎。
那女郎身著華麗的紅衣,妝容精緻豔麗,她的美麗簡直是方棟生平從未見過的。方棟只覺得眼前一陣眩暈,被女郎的美貌深深吸引,目光再也無法從她身上移開。 他滿心歡喜,一會兒跑到車前,一會兒又跟在車後,就這樣跟著車子跑了好幾里路,始終不捨得離去。突然,只聽到車內的女郎輕聲呼喚婢女到車旁,說道:“幫我把簾子放下來。
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輕狂小子,總是在這兒偷看!”婢女立刻將簾子放下,然後怒目看向方棟,生氣地說道:“這是芙蓉城七郎子的新媳婦回孃家省親,可不是那些鄉下的普通娘子,能隨便讓你這秀才盯著看!”說完,婢女從車輪旁捧起一把塵土,朝著方棟揚了過去。
方棟被婢女揚起的塵土眯了眼睛,只覺得雙眼刺痛,根本無法睜開。好不容易緩過勁來,擦拭了一下眼睛,想要再看時,那車馬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空蕩蕩的道路和他一個人呆立在原地。他滿心驚疑,又有些失落,只能無奈地轉身回家。 從那以後,方棟總感覺眼睛不舒服,一直沒有好轉的跡象。
他請人幫忙翻開眼皮檢視,發現眼睛上長出了一層小小的翳膜。到了第二天,情況愈發嚴重,眼淚止不住地簌簌往下流。那翳膜也越來越大,幾天之後,就厚得像銅錢一樣。更糟糕的是,他的右眼竟長出了螺旋狀的東西,無論用什麼藥都不見效。方棟滿心懊惱,煩悶得幾乎絕望,此時他才深深後悔自己當初的輕薄行為,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痛改前非。 後來,方棟聽說誦讀《光明經》能夠消除災禍,於是找來一卷經書,懇請別人教他誦讀。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滿心煩躁,根本無法靜下心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安下心來。
每天早晚,只要沒事,他就盤腿而坐,手持念珠,專心致志地誦經。就這樣堅持了一年,他的內心變得平靜如水,塵世的各種雜念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一天,方棟忽然聽到左眼傳來像蒼蠅嗡嗡叫一樣的細小聲音,說:“眼前漆黑一片,實在讓人難以忍受!”接著,右眼也傳來一個聲音回應道:“我們可以一起出去小小遊玩一番,也好解解這心中的悶氣。”隨後,方棟漸漸感覺兩個鼻孔裡癢癢的,好像有什麼東西鑽了出來,然後離開了鼻孔。過了很久,那東西才又回來,重新從鼻孔鑽進眼眶裡。接著又聽到它們說:“好久沒去看看園子裡的景色了,那珍珠蘭恐怕都已經枯萎死了!” 方棟向來喜歡香蘭,在園子裡種了很多,平日裡常常親自澆水灌溉。
自從失明後,他就很久沒有過問了。聽到這話,他立刻問妻子:“園子裡的蘭花怎麼會枯萎死了呢?”妻子驚訝地問他怎麼知道的,方棟便把聽到的聲音告訴了她。妻子趕緊跑到園子裡去檢視,果然發現蘭花都已經枯萎了。她覺得這件事實在太奇怪了。 為了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妻子悄悄地躲在房間裡,靜靜地等待著。不一會兒,她看到有個小人從方棟的鼻孔裡鑽了出來,那小人還沒有豆子大,“嗡嗡”地叫著,徑直朝門外飛去。越飛越遠,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過了一會兒,又看到兩個小人手挽著手飛了回來,直接飛到方棟的臉上,就像蜜蜂、螞蟻回到巢穴一樣。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三天。 又一天,方棟聽到左眼的聲音說:“走的這條路太曲折迂迴了,來來去去很不方便,不如我們自己開個門。”右眼的聲音回應道:“我這邊的眼皮子太厚了,太難開啟了。”左眼的聲音說:“我試試看能不能開闢一條路,要是成功了就和你一起出去。”接著,方棟就感覺左眼眶裡隱隱作痛,好像有東西在抓撓撕裂。過了一會兒,他試著睜開眼睛,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