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沒有。”使者轉過身,目光如鷹般銳利地掃視著四周,似乎要將所有藏匿的人都找出來。 垂髫天女害怕極了,驚恐地對朱舉人說:“你快藏到床榻下面去!”
說完,她急忙開啟牆上的一扇小門,慌慌張張地逃走了。朱舉人趕忙趴在床榻下,大氣都不敢出,一動也不敢動。 不一會兒,就聽到那沉重的靴子聲走進了房間,在屋子裡轉了一圈後又離開了。又過了一會兒,喧鬧聲漸漸遠去,朱舉人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可是,門外依舊不時傳來人們的交談聲,他躲在床榻下,時間一長,只覺得耳朵裡像有蟬在鳴叫,眼前直冒金星,那種難受的滋味幾乎讓他無法忍受。他只能靜靜地聽著,滿心期待著垂髫天女能快點回來,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奇妙世界的。
就在朱舉人在壁畫中的奇妙世界經歷種種之時,孟龍潭一直在大殿中。他不經意間一轉頭,突然發現朱舉人不見了蹤影,心中頓時充滿疑惑,便向一旁的老僧詢問。老僧面帶微笑,不緊不慢地說道:“他去聽佛法宣講了。”孟龍潭又問:“在什麼地方聽呢?”老僧回答道:“離這兒不遠。”
過了一會兒,老僧伸出手指,輕輕彈了彈壁畫,同時高聲呼喊:“朱檀越,怎麼遊玩了這麼久還不回來?”話音剛落,只見壁畫上竟出現了朱舉人的畫像,他側著耳朵,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彷彿在仔細聆聽著什麼。老僧見狀,又喊了一聲:“你的同伴已經等你很久了!”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朱舉人竟然從壁畫中飄飄忽忽地落了下來,落地後就像一尊木雕一樣,呆呆地站在那裡,臉色蒼白如死灰,雙眼瞪得大大的,雙腳發軟,幾乎站立不穩。 孟龍潭被眼前這一幕驚得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他鎮定了一下情緒,走上前去,詳細詢問朱舉人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來,朱舉人剛才正躲在床榻下面,突然聽到一陣如雷鳴般的叩擊聲,心中害怕,便從房間裡出來,想要看看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孟龍潭和朱舉人又一起看向壁畫上那個拈花的天女,只見她的髮髻高高盤起,翹在頭頂,不再是之前垂髫的模樣了。朱舉人又驚又怕,趕忙向老僧行禮,詢問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老僧微笑著說:“幻境都是由人自己的內心產生的,我這個貧道又怎麼能解釋得清楚呢。”
朱舉人聽了老僧的話,心中鬱悶,情緒低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孟龍潭也被嚇得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兩人再也沒有了遊覽的興致,立刻起身,沿著臺階匆匆走出了寺廟。
異史氏感慨道:“幻境是由人的內心生髮出來的,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彷彿出自一位深諳道義的人之口。當一個人心中懷有淫邪之念時,就會相應地產生出輕慢、褻瀆的情境;而當一個人心中有了輕慢、褻瀆的心思,便會進而生出令人恐懼的境地。 就如同朱舉人,他因為看到壁畫上的垂髫天女而心生邪念,於是便進入了那虛幻的壁畫世界,與天女有了一段私情。可隨著事情的發展,又遭遇了金甲使者的追捕,陷入了極度的恐懼之中。
這一切看似是奇幻的遭遇,實則都是他內心的慾望和邪念所引發的。 那壁畫中的種種奇幻場景,或許是菩薩為了點化像朱舉人這樣愚昧無知的人而施展的手段。菩薩以萬千幻象同時呈現的方式,試圖讓人們認識到自己內心的問題。然而,這所有的幻象,歸根結底都是人們內心自己驅動產生的。
菩薩就像一位慈愛的長輩,對世人充滿了殷切的關懷,希望人們能夠迷途知返。 可惜的是,朱舉人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並沒有在聽到老僧的話語後立刻大徹大悟,放下一切,披散著頭髮進入深山,一心修行,摒棄心中的雜念和慾望。
這實在是有些令人惋惜,也說明真正要做到內心清淨、了悟人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