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姐姐的

滿的回嶺南,那也是個“衣錦還鄉”不是。

同朝為官的一些個同袍還告知此種營生是歷朝歷代管家最不允許的買賣,畢竟明火橫行,怎麼著也有不注意的時候。那官員當時便大言不慚的說了句“明火嘛,灑灑水啦,賺錢嘛,冇錢冇天理。”

只是哪曾想後來真就出了事,灑水都不行。

那爆竹場因操作失誤引發明火,因為牟利囤積過多導致噼裡啪啦響了一夜。好在那間場子位於城西常安坊,都是些加工場房,人煙稀少,傷亡也不甚嚴重,卻也讓周遭狼藉不堪,荒廢至今都未再有開發。

其實說到底,此言也並非沒有依據。朝廷裡分作三六九等的俸祿,於這些個暗中攀比家眷較量丫鬟婢女的朝廷大員來講著實有些捉襟見肘,不能說是杯水車薪也算是口多食少,不操持些暗裡的買賣,那麼一大家子人還不真就餓死了?

因此對於這些個即便違背律法卻也不得不存在的勾當,所有人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是不鬧出大亂子也就糊弄著相安無事。

灑灑水嘛,過去就過去啦。

無獨有偶,於此間事情,不只是朝廷明裡禁止暗裡放縱的操作,其實卻還有另外一層即便是百姓也都是深以為然的原因。

歷朝歷代,對於官員收受賄賂濫用職權中飽私囊一事都是從嚴從重。當年天問帝年間,中書令李闔就因為幫得地方官批了個無關緊要的摺子,收取四卷絹絲,天問帝便覺得有愧於百姓,盛怒之下又氣於百官上奏請情,竟下令杖責三十,將那位追隨天問帝十數載的老臣打得三兩個月才下了床。

之所以有此,還是因為前朝大魏末年,君非君臣非臣,為的一己私利荼毒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無數,尤其是當時那位官至一品的宰輔大人賣官鬻爵更甚。只因眼紅一本萬利的脂粉行當,於京城置辦數家胭脂鋪,賤買貴賣也是牟利頗巨。後來在年下里為了收受賄賂,不知道是聽信了哪位幕僚的不成熟建議,竟然在胭脂鋪裡做起了爆竹買賣,主要還是為了掩飾那些個各地官員的孝敬錢,攜重金前來豈有空手而還的道理?大過年的讓這些個各地官員帶些煙花爆竹回去也算是添個好彩頭。

只是沒曾想爆竹這個玩意兒注意頗多,一個不小心便在大白天裡看了場煙花,不止宰輔當場炸死,這個見不得光的受賄法子也就公之於眾。

史書記載,當時坊間百姓死傷無數,在職官員也是失蹤無計。

野史裡那句“千金聽響看煙花”便來源於此。

是以,天問帝深惡痛絕此中利害,投鼠忌器,也成了本朝忌諱官宦經商的另一層原因。

可如前頭所講,官宦也有一大家子養活,僅憑著那些個官家俸祿又怎能填滿胃口?沒點見不得人的勾當,早就餓到祖墳裡去了,這辛苦搏來的功名還有什麼用處?

只是賀青山明白卻又不明白,夜遐邇此番話裡到底是幾個意思,官官相護下又能掀起什麼風浪。

不等賀青山問詢,夜遐邇也明白內裡種種並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通,便又道:“此一說或許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影響,但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還用我說不成?這無非就是個由頭,後續裡自有分曉。”

賀青山雲裡霧裡,聰明如她也是想不通夜遐邇內裡動作,又道:“據我所知,朝中官吏私底下經商已經成了眾所周知的秘密,官官相護的,能從這件事做文章?”

夜遐邇自然曉得賀青山的困惑,只是提了一句道:“我打算從兒子身上給老子扣頂大帽子。直接對付朝廷大員要費些手段,一步一步來嘛。”

賀青山撇嘴不屑道:“能牽扯出什麼來?你這般攪弄朝局,怕是到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

“那又如何?”

一句反問,夜遐邇展顏而笑,緩緩道:“我們姐弟六個,翎兒姐自小受苦,好不容易來我們家就去了洛陽白馬寺,說是什麼天生含舍利。於我看來就是狗屁。夜甲子吧,走了狗屎運成了佛骨,小小年紀念個經就成了佛陀。那兩個一塊生下來的妹妹弟弟,陰差陽錯的就頗具慧根。”

“可是他們不用我管啊。”

夜遐邇長出了一口氣,摸索著坐下,樣子好似有些疲憊。

“我也不含舍利,也沒佛骨,更沒有被道家奉為慧根的紫金雙色蓮花相,他們好歹是隨了老頭子的意,和我無甚關係。只是,他們可都是在為夜家求福報,我可不能坐享其成無動於衷,只由著他們四個勞心。

“所以啊,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的振衣濯足於我而言太過矯情,我天生勞碌命,享不了這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