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名字姜一多多少少還是瞭解一些,像是自家表妹說的,第一次聽到的曼陀羅的確對於藥堂是夢寐以求的鎮靜藥石,烏香就是許多郎中最是常用的鎮靜藥石,一些江湖郎中,常年接觸的都是打打殺殺,缺胳膊少腿是常事,之痛麻痺用的最多的就是烏香。
還有那些個下三濫的採花賊,自制的什麼十香軟筋散或者是陰陽和合散之類的迷藥,也大多脫離不了這個烏香。
身為江湖中人,即便是避世多年不問世事,姜一對這些基本的常識還是瞭解的。
只是姜一也同樣知曉,烏香大多是由官府定時發放,各地藥堂郎中每年都有規定的份額,即便是想多要一些也是徒勞。對於此物由來官府朝廷更是諱莫如深,即便是一些醫師都未可知烏香是由何種東西提煉製成,反正用量都已熟知,只要定時去往當地府衙領取這種類似於麵粉的油綠色粉末,拿回家去再加工加工就能入藥,好似麻沸散,最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烏香。
姜一道:“所以這玩意兒就是個慢性毒藥。”
將最後一口豆糊喝淨,夜三更問道:“還記得七年前我和馬幫的事麼?”
對於此事也是僅有耳聞,四種詳實像是姜一也不會過多打聽。他道:“替那個樓蘭小姑娘出頭那一次?”
對於姜一略帶打趣的問話,一家人之間也沒有那麼多忌諱,夜三更不置可否,“後來我才知道,當年馬幫便運輸過阿芙蓉,機緣巧合,我那次惹出來的那檔子事,便是把馬幫運輸路線一併毀了,官府插手查處阿芙蓉千百多斤,算是立了個大功,朝廷也就沒再追究我那次冒失。”
夜遐邇介面道:“阿芙蓉這東西,只要進入大周便要上繳朝廷,由太醫署專門人員負責提煉加工,再由吏部逐級下發至地方,是多是少皆由當時製成的數量而定,朝廷雖不限制下放多少,但是對各個關口的進入量都有嚴格把控,三年前規定一年不得過千斤,不知道現在是什麼計量。要不然各地藥堂做不出麻沸散,江湖那些個遊方郎中買不到這玩意,都喜歡用酒來麻醉傷患,主要就是這東西劑量萬一把控不對,便容易讓人上癮。說實話,朝廷對於這東西就完全沒有個正確的規定,食之無味,棄之不捨,如若能有其他可以替代,恐怕不止大周,歷朝歷代都會將其列入禁藥。”
姜一聽之愕然。
夜遐邇繼續道:“一個只存在於傳聞中的曼陀羅,一個阿芙蓉,兩者佔其一都是讓朝廷頭疼的玩意兒,現在嫁接出個南柯子,可想而知,效用更是厲害。”
夜三更瞧向自家這個心思縝密不同於常人的姐姐,疑惑問道:“你有什麼想法?”
如此沒頭沒尾的一句問話讓姜一更是錯愕,在姜一想來,眼下還能有什麼想法,像他這種三十多年墨守成規的江湖人,對於將“俠以武亂禁”奉為治國首要根本之一的大周,自是不敢有更多的想法,若是平日裡,肯定就是報官,全權交由官府處理。
只是此時夜遐邇對於自家弟弟的問話先是一愣,緊接笑道:“反正打破砂鍋問到底,在將軍令這裡是行不通了。”
夜三更撇嘴。
瞧了瞧周遭除了幾個巡視計程車卒,夜三更狀似無意道:“那就請君入甕。”
自是明白自家弟弟所思所想,夜遐邇好像是特別無可奈何的苦笑呵呵一聲。
夜三更也不避諱姜一,將自己心中想法和盤托出,“其實剛剛我都以為過了這三年,所有的事都是你安排的,是準備給我來個醍醐灌頂之類的,教我及時醒悟。”
夜遐邇微微驚詫後嗤笑出聲,罵了一句“滾”。
當然不會明白麵前姐弟打的是什麼啞謎,姜一開始閉口禪,認真聽著這兩人閃爍其詞的對話。
夜三更繼續道:“早在遇見宋梨,他告訴我京城有人想抓我,既不是上頭那位,也不是老頭子,我就直到這事越來越麻煩,好像是冥冥之中有人刻意在安排一樣,我這一步一步走進這個涉及頗廣的佈局裡,還真就只有你能做出這種事來。”
惹來夜遐邇又是一聲嗤笑。
“是你說要去武當幫著薄近侯討個說法。”
夜遐邇抿嘴,當著自家表哥的面,毫不客氣的抬手扇出,準確無誤的打在夜三更腦袋上。
這一下讓聽得雲裡霧裡的姜一不解,夜三更卻很是不服氣道:“不是就不是,打我作甚。”
“我看看是不是喝豆糊連你腦子都糊住了,說的什麼混賬話。”
夜三更很是委屈,“我只是猜猜啊。”
“猜猜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