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一場陰謀

<b><\/b>

再度傷及內腑,拼死使出駭人一刀,雖說並未對那兩人造成何種傷害,最起碼也讓對方心生膽怯,不敢上前。

兩方交手最懼誅心,打不打的過另說,若是怯了場,那可就真是打不過了。

瞧著倒還算有些江湖道義的九宮燕,並不像她為人處事那般陰毒險惡,至少看到此處東倒西歪的攔腰斬斷那麼多大樹後的一片狼藉,九宮燕還是沒有將負傷的莫萬仞丟下,一步三回頭小心謹慎的扶著自己的這個短時間內不得不休慼與共的同伴迅速遠遁。

顯然也是害怕這使出了驚天一刀的夜三更會再次出手,自然也是害怕這一刀後引起他人注意。

不過擔心也是多餘的,夜三更提刀於原地動也不動,只是冷眼觀瞧。

九宮燕猜測這怕不是他破釜沉舟的強弩之末,可是清楚的感覺到那股強悍氣勢並未消失,眼下即便是對方扮做紙老虎在唱空城計,心思重重如九宮燕也不敢貿貿然去試探。

在莫萬仞要求九宮燕速速過去補上一刀結果了夜三更的連聲催促中,後者根本不搭理這個老傢伙,執意攙著他強行離開,任由莫萬仞如何掙脫也是無濟於事,在九宮燕拉拽下心不甘情不願的離開。

直到瞧不見這兩人身影,又強撐一會兒以防對方試探回返,夜三更終於悶哼一聲,胸口處一陣翻騰,壓制不住的再次吐出一口血漿。

體內那特殊心法如其名字般霸道無儔,沒想到連得母親宗門裡那與生俱來的刀氣也是如此兇悍,不好相與,直教人內裡陣陣絞痛。

殮刀墳這種以器證道的武人莫說是整個大周,即便是上千年的三教外加以武求長生的武夫一途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要說是獨一無二不見得,畢竟數百年前有個殮刀墳的武人因得觸犯宗門規矩被放逐,在蜀道東南臨近十萬大山之處的棲鳳峽賭氣之下建了個劍閣,兩派呈犄角之勢在天府之地上演了一出被江湖人津津樂道的刀劍錯。

兵中霸者,器之君子,可謂精彩。

自然也是承襲於不得不承認的老東家,劍閣如同殮刀墳一樣,信奉以器證道,無外乎借這手足之延伸,錘打煅燒之餘,汲取其中氣息,砥礪心境,煎熬筋骨,藉此與天地間不可多得的氣運機緣,輔之宗門福澤傳承,得證長生。

說來簡單,如若沒有一脈相承代代流傳積攢下來的香火,哪會有如此綿延厚重的因果?

就像是殮刀墳裡很久以前的一位老祖曾講,門內修行如做學問,不積小流怎能成江海?

是以這個以鑄刀為榮以鑄刀為生、於這神州大地之上都尤為特殊的宗門,那股子薪火傳承下來的氣,尤為重要。

像是夜三更兄弟姊妹五人,也無人知曉怎麼就姓夜而未姓姜,對於殮刀墳這個極其重視此等根源傳襲的宗門來說真真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且不說這個讓江湖人都納悶的事,再如何說道這一家子孫都是殮刀墳的門人,故而拋去其他三個於佛家道教佔據慧根的子女,夜遐邇與夜三更,便是殮刀墳中傳承下來、該注入此支脈中刀氣的繼承人。

所謂刀氣,顧名思義,刀中氣息。

鑄刀者千錘百煉,沒日沒夜的鍛打提純,朝夕相處下自然便與這等沒有生命的物件產生微妙感應,尤其是一些個可稱之為神兵利器的寶物,在最後出爐輔以精血便可呼應天地神威,如此不更是寄託鍛造者心血?

那股氣,便用駐其中。

尤其是於諸多兵刃中被稱作霸王的刀,內裡雄渾精氣,更是得天獨厚到舉世無儔,無以匹敵。

殮刀墳中那綠油油的刀池,注入新生兒的血液便會有刀主動認主,如夜三更這般天生練武又能與刀中王者相互呼應的好苗子,當年池子中那密密麻麻的長刀短刀唐刀陌刀斬馬刀虎頭刀,數以千計萬計的於池中昂頭如朝拜,那般大氣象,可足以讓人望而生畏。

是以便是秘而不宣諱莫如深的接種刀氣,不同於往常那般設壇祈福,僅僅是不露圭角的悄悄進行,連自己父親都不知道注入自己身體內的是哪位祖宗傳襲下來的刀氣。

以至於母親去世後,指望著守口如瓶的殮刀墳能主動告知顯然有些為難,夜三更只能不止一次的猜測,還不如闖闖刀陣來的痛快。

反正那把被萬把刀共主的鸞纛就在夜遐邇身上,夜三更總是會自我安慰般告誡自己,不要貪得無厭。

只是眼下,好似都快要死了一般的夜三更覺得,有必要得去趟巴蜀,回姥姥家問問,到底是哪個祖宗在自己出生時給自己身上接種的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