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企業或是高科技大企業,企業經營者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酷考驗。
對上班族的衝擊
在經濟海嘯摧枯拉朽的襲擊下,體制不夠健全的公司,往往不幸破產或遭到兼併。而得以倖存的公司,也必須長期休養生息,才能恢復往日榮景,所以為了度過經濟寒冬,各公司不得不採取的應對策略將是:降低營運成本,從而減少營運支出。而可以立即達到減少營運支出的做法將是:
� 放無薪假。
� 解聘在職員工。
� 減少招聘新員工。
在公司期望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思路下,其衍生狀況很可能是:
對新進者的衝擊——公司將大幅提高新進員工的招聘門檻,除了基本學歷及基礎能力外,更會考量受聘者是否具有其他專長、經驗、能力,是否能為公司帶來特殊的附加價值。
對在職者的衝擊——在公司內部貢獻不足者,可能面臨遣散或解僱的厄運。即使幸運地留任,仍可能被重新評估,以檢視其對公司的貢獻度及給付薪資的合理性。
π型人的屹立不搖
經濟低迷時,人人都希望保住或找到飯碗,其方法如圖1…1所示。
對新進者而言,為了能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進入公司一展拳腳,必須在簡歷上或參加面試時,表現出令人*之處,例如具備雙專長、取得雙學位、會說雙外語等,以突顯自己未來的“潛力性”,並且一個人可當兩個人用。讓主管相信,你將是足以大幅提升業績的優秀人才。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π型人與I型人的差異(2)
對在職者而言,為了避免遭到解聘的厄運,必須積極增加自己對公司的貢獻度,製造公司缺你不可的強烈理由,例如可以一人身兼數職,或能獨自完成其他同事所無法達成的任務等,以提升自己在公司裡的“不可替取代性”,讓主管將你列入安全名單。那麼,如何才能提升在職者的“不可替代性”及新進者的“潛力性”呢?
被譽為“東方管理大師”的大前研一曾在《工作雞湯》裡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π型人。他認為在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單一專長已無法滿足顧客或主管的要求,只擁有單一專長者容易被其他同事所取代。相反,如果你具備第二項專長或第二種能力,可獨立完成兩個人的工作,則相較於其他同事,你的可利用價值更高,對公司的貢獻度更大,如此即可顯著提高個人的“不可替代性”及“潛力性”。
我們來比較單專長者與雙專長者的差異:
�單專長者——I型人。此型別者僅擅長單一領域,如同英文的I字,故稱為I型人。在太平盛世,尚可高枕無憂,但遇到環境劇烈變動或經濟嚴重衰退時,就極可能身陷被裁員的危機。
雙專長者——π型人。此型別者具有兩項專長,如同希臘文的π字,故稱為π型人。π字狀似日本木屐,故大前研一亦將此類人稱為“木屐型人”。 π型人可自由轉換於兩個領域之間,除了在兩個領域分別發揮所長,更因具有不同的視野及觀點,能夠激盪產生出“1+1>2”的效果,所以往往是公司的熱門人物,個人績效得以受到矚目,也容易獲得晉升與加薪的機會。
I型人如同孤立的單一樑柱,大風來襲,容易傾倒毀損;π型人則猶如兩根穩穩站立的樑柱,在遭遇強風侵襲時,仍能平衡直矗,屹立不搖。
大前研一自己就是π型人的典型代表人物。
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核能工程博士學位,後來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日本分公司總經理、亞太地區董事及總公司董事。
他在π字中的第一專長是工程學,第二專長是經營管理。雙專長的優勢使他在企管顧問工作上無往不利,而洞悉事理的過人能力,也造就他日後成為管理大師及暢銷財經書籍的代言人。
大前研一剛到企管公司任職時,公司主管嘲笑他像是公牛身上的*一般,毫無用處。但他持續努力、堅持不懈,終於榮升公司最高職位,讓曾經取笑過他的主管羞愧不已。
他也發現,除了自己之外,在麥肯錫擔任高階經理人職位的,都是既有理工背景,又有商學院背景的π型人,足以證明雙專長者的職場優勢及卓越工作能力。
金融海嘯已成為歷史,世人記取這次的痛苦教訓後,金融市場亦將逐漸恢復原有的秩序。試問遭遇經濟寒冬時,你會如同電影《後天》裡的某些人,選擇放棄逃生而在電梯內茫然等死,還是六神無主地行走於漫天白雪中,最後不支倒地,或是學習主角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