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攜帶了大量的容易消耗的法醫勘驗用品。一起帶到了明朝,不僅夠他一個人破案几十年用地,而且包裝完善,理論上也不會壞的(YY的需要嘛)。
另外,一起攜帶穿越而來的手提電腦,上面除了好多毛片和圖片之外,還有幾個常用的法醫勘驗軟體,還帶有一臺大功率太陽能蓄電池,這是專門考慮到西藏阿里地區下鄉勘查提供電力用的,現在用來為他的電腦和身形數碼相機充電,綽綽有餘了。當然,為了YY的需要,這些都是不會壞的。
楊秋池對提取回來的死者的牙齒進行檢測,非常幸運,從死者的牙齒裡找到了矽藻,確定了矽藻的種類和單位數量。
捕快們回來之後,報告說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痕跡,只帶來了提取地巴河上游各處的水樣。
經過檢測對比,楊秋池很沮喪,沒有一處水樣的矽藻與死者牙齒裡的相同。
奇怪了,難道死者是從十里以外的地方飄下來的嗎?不對,楊秋池觀察了巴河這一段地水流,死者脖頸上捆得有石頭,兩天時間飄流下來地距離絕對不會超過十里。那為什麼十里之內的水樣檢測居然沒有發現相同甚至很類似地呢?
楊秋池略一沉吟,馬上就知道了原因,不由得啞然失笑:這巴河是流動的,而且水流還比較湍急,所以,水域裡的矽藻由於水的流動而不斷處於變化之中,自己提取現在的水樣去分析兩天前地水的矽藻情況,豈不是刻舟求劍嗎?
這樣地取樣對比,一般是用於水流相對靜止的水庫、湖泊等水域,從而確定落水地點。流動湍急的河流是不適用的,怎麼慌忙之下,把這麼簡單的事情給忽視了。
想通了這個道理,可楊秋池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既然水樣不能進行矽藻檢測確定落水地點,那怎樣找到落水地點呢?
河泥!楊秋池腦袋僅僅轉了半圈,就想到了解決辦法。用死者手指指甲縫裡的河泥進行檢測,然後提取上游十里內的河泥進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