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微覺奇怪,回過頭看了看楊秋池,見他正怔怔地盯著自己脖頸看,臉一紅,垂下了頭。
楊秋池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失態,直到宋芸兒捅了他一下:“喛!看什麼呢?”
楊秋池這才回過神來,掩飾地笑了笑,抬頭估計了一下橫樑到知春頭頂的距離,得出一個結論:用這麼長的白綾一頭拴住躺在地上的屍體的脖子,另一頭就達不到橫樑,更不用說繞過橫樑了,所以,自己最初的推測就不能成立。
這樣看來,兇手是先將白綾拴好,然後將屍體抱上去掛在繩索套裡。楊秋池問丫鬟知春:“當時她懸空兩腳離地有多高?”
知春雙手比劃了一下,覺得不好說明,一眼看見了廂房裡那根矮凳子。跑過去將凳子拿過來放好,看了看,說道:“差不多就有這凳子這麼高。”
這麼看來,兇手應該是抱住屍體。踩在矮凳子上將屍體掛上去的。
開棺驗屍之後。楊秋池對郭氏的身材有了個大致的印象,郭氏屬於那種嬌小玲瓏的江南小女子,體重肯定不到五十公斤,這矮凳子比較寬大。有點像彈鋼琴的人坐地那種矮方凳,兇手抱著郭氏的屍體上去掛。還是比較容易保持平衡的。
既然這兇手很可能是踩在這矮凳子上將屍體掛進繩索套,會不會在矮凳子上留下鞋印呢?楊秋池仔細檢查了那根墊腳的矮凳子,雖然上面覆蓋了一層灰塵,還沾了一些自己地鮮血。但楊秋池還是希望能發現點什麼。
楊秋池企圖吹掉上面地灰塵,找出兩年前殘留的腳印,無奈。兩年時間的確太長了點,那些灰塵一層疊一層。在矮凳子上凝結了厚厚的一層,估計要用清水加皂角粉再用刷子刷,才能將這些灰塵清除掉。不過,這些灰塵被清除掉了,那上面地腳印也就完蛋了。
現場大致勘察完之後,接下來開始調查走訪。楊秋池先讓丫鬟知春下樓候著,然後和宋同知商量怎麼破案。
郭氏是吊死在房門緊鎖的房間裡,而房間裡只有奶媽和剛剛出生不久地山兒,另外還有一人就是丫環知春。山兒才三歲,不可能是兇手,因此,本案只有兩個重大犯罪嫌疑人,那就是奶媽呂氏和小丫環知春,當然,楊家大院其他人也不能排除裡應外合共同作案的嫌疑。
首先發現郭氏上吊的是小丫環知春,賊喊抓賊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楊秋池和宋同知決定首先審訊知春。審訊就在小閣樓進行。既然是明朝,又有宋同知在,乾脆開堂審理。
臨時大堂就設在鬧鬼地這小閣樓的客廳,將桌椅搬走,當中擺了一張長條書案,宋同知居中而坐,楊秋池端了一根凳子坐在一旁算是臨時刑名師爺。宋芸兒死皮賴臉要在一旁聽審,宋同知和楊秋池也拿他沒辦法。讓她坐在楊秋池身邊,不許亂說話。
宋同知這次和楊秋池來老家過年,只帶了幾個丫鬟僕人,沒有帶捕快皂隸,於是楊秋池便叫南宮雄帶了三名護衛充當皂隸,各拿了一根水火棍一邊兩個站著。
將小丫鬟知春叫進來之後,小姑娘見楊秋池和宋同知與剛才完全不同,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她可從來沒進過衙門大堂,雖然這是臨時地,比衙門大堂的威嚴差遠了,但畢竟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嚇得臉都白了。咕咚一聲跪在地上,不知道說什麼好。
丫環知春只有十四五歲,身體單薄嬌小,平常情況下,她地體力不大可能完成將一個成人勒死這樣的重體力活,不過,郭氏本身也比較較小單薄,比知春強不了多少,而且當時郭氏已經昏睡,而且發花痴頭腦混亂。那樣的話,勒起來就不費什麼勁了。
見知春很害怕,這不是楊秋池所希望的。人在緊張或者害怕的時候,會遺忘或者漏掉一些東西。楊秋池先寬慰了她一番,並讓宋芸兒給她倒了一杯水,和她拉了些家常,漸漸的,知春平靜了下來。
雖然大堂正中坐的是宋同知,但具體審訊卻是由楊秋池負責,宋同知也不亂插話,免得打亂他的思路。
楊秋池首先叫知春仔細回憶一下發現三姨太郭氏吊死的經過。
知春說道:“我記得很清楚,三姨娘上吊那天是三月二十。那天下午三姨娘不知怎麼的發了花痴,後來被拉回小閣樓之後。一直很興奮,脫光衣服在小閣樓裡到處走。我和奶媽呂氏強行將她拉了回來,關上房門,給她喝水,一直鬧到深夜三更,才躺在床上慢慢睡了。奶媽要照管小少爺,就我一人一直陪著郭氏,直到她睡著。”
楊秋池插話問道:“楊老太爺呢?他怎麼沒來看郭姨娘?”
“三姨娘發花痴,老太爺非常生氣,罵她傷風敗俗,所以沒來看。後來郭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