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脫離客觀實際的行為,付出了極其慘重代價,歷史之鑑,令人記憶猶新。經濟發展自有其內在發展規律,有時可能過快過熱,但我們的大腦不能隨之過熱發燒,更不能好大喜功,為之飄飄然,暈暈然。在目前階段,特別應當警惕滋生泡沫經濟,警惕傳媒為經濟發展速度拔苗助長、甚至大量注水,再度颳起浮誇之風。還是那句老話穩妥中聽:深挖洞,廣積糧,高壘牆,緩稱王。

其實,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貌似強盛,有時還真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不堪一擊。記得前幾年,東南亞經濟危機,似把出手重拳,一拳砸在亞洲四小龍的七寸上,這四條小龍經濟遭受重創,迄今仍元氣大傷,尚未完全康復。《華爾街日報》那篇文章,聲稱中國經濟是火車頭,能夠帶動日本、韓國等遭受重創的國家走出經濟萎靡頹勢,走向復甦。一旦中國經濟減速,全球經濟都要深受震動。倘若中國經濟一味地不加節制的高速增長,一旦出現泡沫經濟,導致通貨膨脹,到時誰來為此付帳買單?在下恍惚覺得,那老外在用悅耳動聽的恭維之辭,力圖把我們引誘到燒得通紅的鐵板上去跳舞。喜歡聽恭維讚頌之辭,是人性的一大弱點!豈不知甜言蜜語中,有時會被人悄悄摻進砒霜、鴉片之類毒物。倘若不加防範,被人算計了卿卿性命,彌留中還在那裡喋喋不休地誇讚碗中蜜水的甜度呢!

國家和平崛起富國之路,坎坷且漫長,任重道遠。真正距中國一噴嚏,世界就感冒的時代,還為時遠矣!不知君以為然否?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07 由小媳婦砸鍋說開去

數月前,一年近七旬身板還算硬朗的老太太,含淚述說兒媳砸碎她做飯鍋灶的家庭糾紛:老太太丈的夫患病去世已多年,有倆個已長大成人的兒子。丈夫在世時為倆兒子分別蓋了兩套獨門獨院的三間瓦房,娶了媳婦成了家,分家另過。兩個兒子又都為老太太生了孫子孫女,應該是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安度晚年了。不料自打二兒媳婦娶進門後,老太太與二兒媳脾氣不和,經常為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矛盾衝突。小兒子婚後沒幾年;婆媳倆雖然東西屋住著,卻分了灶,各燒各的火,各做各的飯,各自暗裡憋著股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勁頭。兒媳住西屋,老太太住東屋,兒媳是個麻將迷,是村裡有名的麻將專業戶,每天都在西屋的麻將桌上拼博奮戰,常誤了丈夫、兒子的飯食。那日深夜,西屋的麻將聲吵得東屋的婆婆睡不著覺,老太太氣沖沖到了西屋,對兒媳發了火。那些麻友們知趣地散夥走人,小兒媳獨自坐在那裡思量了片刻,起身去院中抱來一塊冬天壓酸菜缸用的大石頭,進屋把婆婆的鍋灶砸了個稀碎。一場家庭大戰由此爆發,一向懼內的二兒子打了媳婦倆耳光,媳婦也不示弱,把丈夫撓了個滿臉開花。次日,老太太找了村裡、鎮上的領導,要求兒媳陪她一口新鍋。鎮政府的人前去調解;那小媳婦理直氣壯:俺婆婆有倆兒子,憑啥她常年老賴在俺家?他老大家就沒有盡孝道的責任義務了?俺咋就這麼倒黴!最終結果是老太太搬到了大兒子家去住,小媳婦大獲全勝,終於將婆婆攆出了門,獨佔了一套宅院。

在我國廣大農村及城鎮,婆媳、父子關係緊張、老人年邁尚失勞動能力後,老無所養,晚境淒涼,是比較廣泛的一種社會現象。據在下分析,形成此種現象的原因除我國現行老人贍養體系不完善外,主要有下述三種因素:

一、 中國當代(晚生代)獨生子女的道德素質與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青年相比,普遍相對低下,長大成人走入社會後自立能力亦相對較差,對父母依賴性較強。晚生代年輕人的特點:處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較少奉獻付出,多為索取享樂型。由於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薰陶,認為父母對自己的任何付出,都是天經地義的,是父母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吃飯穿衣靠父母,上學讀書靠父母,留洋出國靠父母,娶妻成家靠父母,購房買車靠父母,生了孩子丟給父母養。大半生都理直氣壯地賴在父母懷裡,不肯獨立生存,也無獨立生存的勇氣與渴求,以最低廉的生存成本,獲得優裕的物質生活享受。當其羽翼隨年齡增長而終於豐滿起來,父母年歲漸老、手腳笨拙、燈枯油盡,該理應回報父母養育之恩時,便視為負擔、棄之如屣、冷若冰霜。

二、 中國的父母們經歷幾千年儒家傳統文化的薰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種觀念在中國百姓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深入骨髓!來世一遭,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是生存的終極目的和永恆價值,保證家族血脈傳續過程中,不在自己這一代斷掉滅絕,是件頭等大事,是壓倒一切的重中之重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