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其實呢,哪翁姓老漢若不如此折騰,靜靜地耗著,還有一年多的陽壽呢。小姐如若不信,老鬼這裡有生死簿為證。哈哈······小姐,本王該下線了,改日再聊啊。88。

(新聞背景:翁文輝,生前是哈爾濱市一所中學的離休教師。一年前,74歲翁文輝被診斷患上了惡性淋巴瘤。因為化療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日,他被送進了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心外科重症監護室。之後的兩個多月時間,他的家人在這裡先後花去139萬多元的醫藥費。高昂的醫藥費並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患者妻子富秀梅告訴記者,除了向醫院交納139萬元的醫療費用外,他們又在醫生的建議下,自己花錢買了400多萬元的藥品交給醫院,作為搶救翁文輝急用。家屬開始懷疑,這些藥品到底有多少用在了翁文輝身上。翁文輝夫婦以前都是中學教師,自己遠沒有能力拿出這麼多錢看病。父親的醫療費主要是由他們經商的大兒子翁強承擔。

部分收費內容:

7月25日 輸液78604ml摺合157斤

8月1日 輸液69307ml摺合138斤

60余天共做588次血糖分析、299次腎功能檢查

60余天共做血氣分析379次、化驗血糖1692次

60余天共輸血968次,最多的一天輸血94次 )

04 誰來為醫改失敗的成本埋單?

一百多年前漫長的封建社會,皇家雖然擁有太醫院,但普通黎民百姓的醫療,基本上都是靠民間的力量,自行解決;到了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年代,大部分國民百姓的醫療;完全由國家大包大攬起來,幹部、職工一步跨進了公費醫療的福利時代,醫療行業由鄉野村姑,一躍龍門,轉身變成了完全吃官飯的白衣公主;社會發展到了當今的市場經濟時代,這位白衣公主帶一身香氣,搖搖擺擺跑到大街上,效法起當年的卓文君,吆喝著當廬買起了丸散膏丹藥酒,做起了生意,官飯、商家飯一律通吃,而且還不用去稅務局上稅繳費,日子過得風光滋潤且逍遙。百姓們對白衣公主們日漸高昂的收費,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在體察民情後,國家發改委的官員終於作出官方表態,承認現行醫療體制的改革已告失敗。白衣公主平時經常受到大眾輿論批評譴責,麵皮早已磨鍊的較為厚實,對待批評譴責向來是處之坦然,但面對此番醫療行業改革失敗的官方定語,這回卻頓時花容失色,顏面無光,頗有些不大自在。

我國現行的城鎮醫療體制,雖然由民營、個體、合作、國有等綜合成分組成,由國家、省、市、縣相關管理機構進行管理,國家擁有國有醫療資源主體的絕對控制權,國資醫院仍占主導地位,絕大多數大、中型醫院,國有、公有的旗幟,仍在醫院上空迎風飄揚。隨著物價水平整體提升,國家對醫療行業的資金投入,沒有相應大幅度同步提升,資金注入額度明顯不足,總量相對較低,遠遠不能滿足國有醫療行業的日常運營與發展,為彌補行業資金的巨大缺口,便出臺種種優惠政策,允許醫療行業在醫院級的規模內,試驗進行市場化自主經營模式。此項改革最大的失誤,便是由此導致了醫療行業財政收入的多元化,即國家的財政投入和醫院自己的創收收入。每年政府財政的投入額度,基本上是個定數,醫院員工自身收入的多寡,便自然的與自身創收效益掛勾,醫院便因此實質淪為了為利潤而運作的經濟實體。眾所周知,任何一家商業性經濟實體運營的終極目標,便是獲得豐厚的經濟利潤!然而,醫療行業又是特殊的公益慈善性行業,過分的商業化運營,勢必與現行社會道德價值體系發生衝突。此番醫療改革的失敗,其慘重的改革成本,絕大多數都自然的落在了老百姓頭上,造成了醫療費用持續飆升,長期居高不下,出現了百姓有病不敢看,有病看不起的尷尬局面,老百姓成了為醫療改革成本而埋單的族群,成為了醫療改革失敗的真正犧牲者。

面對醫改的失敗,為此付出慘重代價的老百姓,自然不高興,意見頗大;醫療業內的醫務人員卻也滿腹牢騷,頻頻發出置疑:我們到底算公務員還是算國企職工?國家給我們開一部分薪水,另一部分卻要靠我們自己去掙,要不乾脆一刀切,國家再多撥點款,將我們全部劃到公務員序列;要不就與行政事業徹底脫鉤,真正變成國企職工,讓我們完全走向市場,自主經營。現在我們算啥?姥姥不痛舅舅不愛,非妻非妾,非驢非馬四不象!你們衛生局算國家執法機關,還是算醫療集團公司的總部?你們到底是婆婆還是法官?

倘若冷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