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武將)、
副指揮使吳明全(二流武將)、
營虞侯王寅(三流儒將)
長槍左營:
指揮使蘭霖(二流武將)、
副指揮使趙攰(二流武將)、
營虞侯蘭蔻(三流儒將)
刀盾右營:
指揮使李鑫(二流武將)、
副指揮使石青(二流武將)、
營虞侯衡山(三流儒將)
弓箭前營:
指揮使劉審(二流武將)、
副指揮使林新(二流武將)、
營虞侯衛東(三流儒將)
輜重後營:
指揮使武兵(二流武將)、
副指揮使李季(百戰精銳)、
營虞侯陳散(三流儒將)
蘭蔻等人不負蘭霖欺望,熟讀關勝送給蘭霖的兵書,升為三流儒將,真正武力最多為精銳士卒水平。
而王寅因早就熟讀兵書,雖然也是三流儒將,卻是五人中最優秀的。
蘭霖要求將領每個人必須熟讀兵書,士卒閒時學習文字,既能提升謀略,也能增漲智謀。
還實行淘汰制,優秀的頂上,落後的降職。
蘭霖八兄弟中的張嶺、趙明、劉金、劉銀和錢剛、魏滄、曾勇七人均升為都頭,各個屬性在蘭霖監督下,也有所提升,蘭霖是真正的拔苗助長。
蘭霖要求軍紀嚴明,不聽軍令不願吃苦訓練的,天天找他來開小灶,跟他切磋武藝,不得不說這種簡單粗暴辦法,對付這幫大老粗非常管用。
蘭家子弟一視同仁只有蘭仁、蘭義、蘭武、蘭勇憑本事升為十將。
將士們見蘭霖以實力為準,從不任人唯親,整個部隊風氣為之一振,一掃之前模樣。
從而還化解了蘭霖根基淺,資歷低的劣勢,因為新提拔的將領都是本領過硬,有真本事之人。
雖不是蘭霖培養的親信,卻是蘭霖提拔起來的,打上了關勝、蘭霖的標籤,沒有區別對待,就算換了主將,也不一定敢重用他們。
至於劉益、劉倪則被調去其他州任職,已經不在軍中。
蘭霖自然也高興這幾人不在軍中搗亂更好。
只要不是傻子,為了維護自己權益,也會積極擁護蘭霖。
所謂將是兵的膽,有什麼樣的將就有什麼樣的兵,整編完成磨合訓練了兩個月時間。
蘭霖感覺自己武藝在這段時間又提高不少,有些使用方法不對的招式一下就知道怎樣融匯貫通,才能更好發揮。
不過武力等級始終沒升成一流武將,使他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