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關勝賞識

魏徠這隊九人只有魏徠受傷最重,李季、楊文傑、張嶺他們只受了一點輕傷。

最重要的是因為擒獲匪首顏舟之功,八人得到獎賞一套完整的步兵扎甲。

從此事看出關勝對麾下將士賞罰分明。

魏徠更是得到匪首顏舟的盔甲,居說是隻有將領才能穿戴的盔甲,名為烏錘扎甲,防護能力自然比普通步兵扎甲好上不少,只有將領才能穿戴,關勝特意獎賞給他的。

眾人總算有正式的甲冑。

八人也不嫌棄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晦氣,早就把簡陋的竹甲扔在一旁,換上了正式的扎甲。

只有李季因長得過於高大,盔甲顯得有點小巧,但這都不是大問題,回去可以自己花錢找兵匠稍微改大一下就行的。

魏徠自然也不能免俗,回來後第一時間把烏錘扎甲換上,大小剛好合適,再右手拿鴉項槍,如果再配上披風的話,就真像將軍的感覺。

經過這次戰鬥,八人徹底對魏徠能力信服,唯他馬首是瞻,唯命是從,真正的把他當結義大哥看待。

宋朝軍隊一般禁軍才有正式盔甲,廂軍一般負責“給役”,說白了就是負責勞動幹活的差事,主要做些後勤押運糧草輜重工作的鋪兵,平時主要招募兵員,也是以貧民、流民為主,並無多少戰鬥力。

但畢竟屬於軍事機構,這次只是事態緊急,加上濰州並沒有正規禁軍駐紮,知州張孝純才急忙調廂軍的。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知州是上報路安撫使司和朝廷,由朝廷派路一級駐紮禁軍給知州,由知州統帥指揮平叛。

很顯然張孝純不是一般知州,政務能力極強,精明能幹,深知等上報朝廷時間耽擱太久,若讓亂匪坐大尾大不掉,後果將不堪設想。

才呼叫廂軍去平亂的,不得不說他是對的。

軍中從來都是有本事吃肉,沒本事連湯都喝不到。

魏徠他們經過這次冒著危險擒獲顏舟,徹底鳥槍換炮,眾人都興奮不已!

魏徠有了鴉項槍,便把鑌鐵長棍給了老六李季使用。

關勝經過“擒殺顏舟”之事,覺得魏徠有勇有謀,頗有大將之才,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有了惜才的心思。

打算了解一下他的為人心性如何,就是值不值得裁培,就讓親兵把魏徠喊來。

魏徠此時正在整理自己的戰利品,共有倆錠金子,五兩一個。

二十兩銀子,是馬曉曉給的一百兩銀子之中的,八人每人分十兩銀子,還得到賞賜十貫左右銅錢。

武器一杆鴉項槍和烏錘扎甲就是全部家當。

八人有些收穫不等,具體錢財數目也不好過仔細問。

魏徠正拿著鴉項槍欣賞,感覺此槍確實很不凡,先不說鋒不鋒利,光是堅硬程度就不是一般鐵可比,難得的是硬中帶有韌性,槍中極品。

這時營帳門口進來一位親兵問道:

“誰是蘭十將,軍主有事找他?”

魏徠連忙回答道:

“在下便是,有勞兄弟帶路!”

說完便把槍放在床鋪上放好,起身與親兵一起去帥帳。

路上魏徠見此親兵盔甲樣式分明和自己一樣是烏錘扎甲,氣勢更是不同尋常將領,給人一種氣勢上的壓力,於是拱手行禮道:

“恕卑職眼拙,不知將軍名諱?”

此人也禮貌道:

“不要稱呼甚將軍的,在下姓武單名兵,添為親衛營副指揮使,外出辦事現在才回軍中。”

魏徠心想這親衛營副指揮使武兵是關勝親信中的親信,應該搞好關係才是。

魏徠謙虛道:

“原來是武指揮使,卑職有眼不識泰山,還望勿怪!”

武兵微微一笑道:

“聽聞蘭兄弟有勇有謀,更是擒殺匪首完顏舟,日後成為將軍也是指日可待啊!”

魏徠聽完疑惑道:

“武指揮使,匪首不是叫顏舟嗎?怎麼你說的是完顏舟?”

武兵尷尬笑道:

“你可能聽錯了!已經到軍主帳前,還請蘭兄弟不要為難在下!”

魏徠和武兵進入帥帳連忙抱拳行禮道:

“卑職蘭霖(武兵)拜見軍主!”

關勝笑著道:

“蘭兄弟不用客氣,此次你擒殺匪首完顏舟功不可沒,本將自會上報知州張大人為你請功!”

魏徠問道:

“匪首不是顏舟嗎?怎麼又叫完顏